付费用户专区
免费试用
本周免费提供Micron Technology Inc.页面:
数据隐藏在后面: 。
这是一次性付款。没有自动续订。
我们接受:
损益表
截至12个月 | 收入 | 营业收入(亏损) | 归属于美光的净利润(亏损) |
---|---|---|---|
2024年8月29日 | |||
2023年8月31日 | |||
2022年9月1日 | |||
2021年9月2日 | |||
2020年9月3日 | |||
2019年8月29日 | |||
2018年8月30日 | |||
2017年8月31日 | |||
2016年9月1日 | |||
2015年9月3日 | |||
2014年8月28日 | |||
2013年8月29日 | |||
2012年8月30日 | |||
2011年9月1日 | |||
2010年9月2日 | |||
2009年9月3日 | |||
2008年8月28日 | |||
2007年8月30日 | |||
2006年8月31日 | |||
2005年9月1日 |
根据报告: 10-K (报告日期: 2024-08-29), 10-K (报告日期: 2023-08-31), 10-K (报告日期: 2022-09-01), 10-K (报告日期: 2021-09-02), 10-K (报告日期: 2020-09-03), 10-K (报告日期: 2019-08-29), 10-K (报告日期: 2018-08-30), 10-K (报告日期: 2017-08-31), 10-K (报告日期: 2016-09-01), 10-K (报告日期: 2015-09-03), 10-K (报告日期: 2014-08-28), 10-K (报告日期: 2013-08-29), 10-K (报告日期: 2012-08-30), 10-K (报告日期: 2011-09-01), 10-K (报告日期: 2010-09-02), 10-K (报告日期: 2009-09-03), 10-K (报告日期: 2008-08-28), 10-K (报告日期: 2007-08-30), 10-K (报告日期: 2006-08-31), 10-K (报告日期: 2005-09-01).
本分析基于提供的年度数据,单位为百万,涵盖收入、经营利润(亏损)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三项指标,观察期为2005年至2024年,共20个点。数据未显示缺失项,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波动与利润波动性,需从营运规模与成本结构的变化中解读趋势与潜在风险。
- 总体趋势与阶段性特征
- 三项指标呈现高度相关的波动特征,但利润质量并非始终与收入同向变化。收入在2014年前后出现显著扩张,随后在2016-2019年间经历波动与回落,2021-2022年再度显著抬升,2023年出现明显下滑,2024年回升但尚未回到2022年的高位水平。经营利润与净利润在2013-2018年间显著上升并达到峰值,随后在2019年与2023年出现大幅负值,体现出利润质量对价格、成本与非经常性项目的敏感性。这种波动性提示数据序列受行业周期、产能调整与成本控制的综合影响较大。
- 收入趋势的关键模式
- 收入呈现若干阶段性高点与波动。2005-2009年间收入维持在较低水平并小幅波动,2009年后进入快速增长阶段,2013年前后保持稳步上升,2014年达到单年度最高点16358,随后2015年略降至16192、2016年进一步回落至12399。2017-2018年收入大幅攀升,分别达到20322与30391,形成明显的扩张期。此后2019-2020年出现显著回落,2021-2022年再度快速上行,2022年达到30758的高位。2023年显著回落至15540,2024年反弹至25111。总体看,收入呈现多轮周期性高点,且受市场需求、价格水平及产能供给等因素驱动而产生大幅波动。
- 经营利润的波动性与阶段性驱动
- 经营利润经历明显的周期波动。2005-2009年间持续亏损,2007与2008年负值尤为显著,2009年亏损加剧;2010-2011年转为正向利润,随后在2012年再度回落。2013-2014年利润快速攀升,2014年达到高点3087,随后2015年回落至2998;2016年大幅回落至168,显示在收入扩张阶段利润质量发生下滑。2017-2018年利润显著提升,2018年达到14994,为历史最高点;2019年出现大幅下滑并转为亏损-5745,随后2020年回升至3003,2021-2022年持续改善,分别为6283与9702。2023年再次出现明显亏损-5745,2024年回升至1304。整体走势显示利润水平与周期性市场环境高度相关,且在2019与2023年的非经常性因素或成本结构变化对利润产生较大冲击。
- 净利润的波动性与盈利质量
- 净利润与经营利润总体呈现同步的长期上升趋势,但存在显著的时点性差异,反映了税项、非经常性损益及资产减值等对利润质量的放大或抑制作用。2005-2009年间净利润同样经历亏损期,与经营利润负向走势一致。2010-2011年恢复为正,2012年再度转负,2013-2014年与2015年维持较高水平,2018年达到峰值14135,显示盈利质量在高利润期显著提升。2019-2020年净利润维持高位,2021-2022年进一步攀升至高点,2023年则遭遇大幅负值-5833,反映出重大非经营性事项或减值影响,2024年回升至778。总体而言,净利润的 swings 较大,且在部分年份利润质量显著提升后又因非经常性项而出现剧烈波动。
- 利润率水平与质量演变
- 利润率呈现显著的阶段性特征。早期(2008-2009年)由于成本端压力,利润率显著下行;2010-2011年及2013-2015年间利润率回升,随后2016年回落,显示成本端对利润的敏感性增强。2017-2018年利润率快速抬升,2018年经营利润率接近49%,显示在该阶段成本控制与收入放大协同作用强烈。2022年仍维持较高水平(约31%),但2023年因大额亏损使利润率转负,2024年回升至约5%。净利润率在2010-2015年间显著提升,2018年达到较高水平,2023年再度转负,2024年回升至约3%。综合而言,利润率随周期性行业环境和成本结构变化呈现大幅波动,盈利质量在不同年份存在显著差异,且对单年非经常性项目较为敏感。
- 综合洞察与风险要点
- 该数据序列揭示了明显的周期性与高波动性特征。收入在若干年份经历剧烈跃升,附带的利润率在高位年份显著提升,显示在强需求期具备较高的盈利能力。然而,2019年与2023年出现经营利润与净利润的显著下滑,提示在市场供需失衡、成本快速上升或出现一次性损失等情形下,利润质量容易恶化。收入的波动并不总是与利润波动同向,表明成本结构与固定成本端对利润的保护作用具有关键性。未来的盈利稳健性取决于有效的周期性风险管理、成本控制效率以及对高毛利产品/业务组合的优化安排。
- 结论要点
- 在2005-2024年的观察中,收入经历多轮周期性高峰,尤其在2014-2018与2021-2022阶段达到显著高位;经营利润与净利润同样呈现周期性波动,2018年达峰后经历若干年的波动,且2023年出现显著下滑。利润率在高位阶段显示出强劲的盈利能力,而在低谷阶段则显著回落甚至转负。整体而言,该数据序列表现出高波动性及对行业周期性高度敏感的盈利结构,需关注成本管理与周期性冲击对利润质量的潜在影响。
资产负债表:资产
流动资产 | 总资产 | |
---|---|---|
2024年8月29日 | ||
2023年8月31日 | ||
2022年9月1日 | ||
2021年9月2日 | ||
2020年9月3日 | ||
2019年8月29日 | ||
2018年8月30日 | ||
2017年8月31日 | ||
2016年9月1日 | ||
2015年9月3日 | ||
2014年8月28日 | ||
2013年8月29日 | ||
2012年8月30日 | ||
2011年9月1日 | ||
2010年9月2日 | ||
2009年9月3日 | ||
2008年8月28日 | ||
2007年8月30日 | ||
2006年8月31日 | ||
2005年9月1日 |
根据报告: 10-K (报告日期: 2024-08-29), 10-K (报告日期: 2023-08-31), 10-K (报告日期: 2022-09-01), 10-K (报告日期: 2021-09-02), 10-K (报告日期: 2020-09-03), 10-K (报告日期: 2019-08-29), 10-K (报告日期: 2018-08-30), 10-K (报告日期: 2017-08-31), 10-K (报告日期: 2016-09-01), 10-K (报告日期: 2015-09-03), 10-K (报告日期: 2014-08-28), 10-K (报告日期: 2013-08-29), 10-K (报告日期: 2012-08-30), 10-K (报告日期: 2011-09-01), 10-K (报告日期: 2010-09-02), 10-K (报告日期: 2009-09-03), 10-K (报告日期: 2008-08-28), 10-K (报告日期: 2007-08-30), 10-K (报告日期: 2006-08-31), 10-K (报告日期: 2005-09-01).
- 总体趋势与模式
- 两项资产数据系列在观察期内呈现长期上升趋势,同时经历若干阶段性的波动。流动资产规模从2005年约2,926(单位:百万)增长到2024年约24,372,增长幅度约8.3倍,总体呈现中长期强劲扩张的特征,但伴随若干波动窗口。总资产规模从2005年约8,006增长至2024年约69,416,增长幅度约8.7倍,且在2013年以后进入较为持续的高增长阶段,2018年至2022年尤为显著,2023年出现小幅回落,2024年再创历史新高。早期(2008–2009年)出现明显下滑,随后进入恢复与扩张阶段,后续趋势显示资本性投入与资产结构优化共同推动规模扩大。
- 流动资产趋势与波动要点
- 流动资产呈现较大幅度的波动,但总体呈上升趋势。2005-2007期小幅增长,2008-2009年出现显著回落,随后在2010年实现强劲反弹,达到6333;2013-2014年进入高位,分别达到8911和10245;2015年小幅回落后,2016-2018年持续上升,2019-2022年保持高位并继续增长,2024年达到历史新高24,372。就占总资产的比重而言,流动资产在2008-2009年间约占33%以下的区间,2013-2014年提升至约46-47%,随后回落至约33-35%的区间,2024年再度回升至约35%左右。这表明在部分年份,流动性资源一度相对充裕,但整体趋势趋向于以非流动资产推动总资产的增速。
- 总资产趋势与波动要点
- 总资产水平经历较为清晰的阶段性结构变化。2005-2007期呈现稳健增长,2008-2009年因环境因素有所回落,2010-2012年转为低波动区间,2013年起进入快速扩张阶段,2013年为19,118,2014年为22,498,2015-2016年进一步扩大到27,540及29,?,2017-2022年显著加速,2018年达到43,376,2022年达到66,283,2023年小幅回落至64,254,2024年回升至69,416,刷新历史高点。这一路径显示持续的资本投入与资产扩张,尤其在2013-2022年间的增长强度明显高于早期阶段,形成了长期的资产规模放大趋势。
- 流动资产与总资产的结构关系
- 两项资产的结构随时间呈现出明显的耦合关系,但流动资产在总资产中的占比具有显著波动性。早期阶段流动资产占比接近34%-46%,在2013-2014年达到峰值约46-47%,随后回落至约33-35%的区间,2024年再度回升至约35%左右。该变化提示:在高增长阶段,总资产的驱动更偏向非流动资产(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的扩张;流动资产的增速虽强,但相对总资产的增速略显滞后,导致占比波动。此类结构演变可能反映产能扩张、资本性支出增多以及供应链管理策略的调整。
- 洞见与潜在关注点
- 在长期资产扩张背景下,需关注以下要点:一是流动资产的波动性对短期资金占用和营运资金管理的影响,尽管总体占比在33-35%区间波动,但极端年份的波动可能带来流动性压力或资金配置变动。二是总资产的持续增长伴随资本性投入的加大,需关注资产周转效率、折旧摊销及未来现金流对资产投资的支持程度。三是数据仅包含资产端信息,缺乏负债、现金流及盈利能力等关键变量,限制对偿债能力、资本结构与经营效率的全面评估,建议结合负债水平、经营现金流及利润水平进行综合分析,以更准确地判断资产增长的质量与可持续性。
资产负债表:负债和股东权益
流动负债 | 负债合计 | 总债务 | 美光股东权益总额 | |
---|---|---|---|---|
2024年8月29日 | ||||
2023年8月31日 | ||||
2022年9月1日 | ||||
2021年9月2日 | ||||
2020年9月3日 | ||||
2019年8月29日 | ||||
2018年8月30日 | ||||
2017年8月31日 | ||||
2016年9月1日 | ||||
2015年9月3日 | ||||
2014年8月28日 | ||||
2013年8月29日 | ||||
2012年8月30日 | ||||
2011年9月1日 | ||||
2010年9月2日 | ||||
2009年9月3日 | ||||
2008年8月28日 | ||||
2007年8月30日 | ||||
2006年8月31日 | ||||
2005年9月1日 |
根据报告: 10-K (报告日期: 2024-08-29), 10-K (报告日期: 2023-08-31), 10-K (报告日期: 2022-09-01), 10-K (报告日期: 2021-09-02), 10-K (报告日期: 2020-09-03), 10-K (报告日期: 2019-08-29), 10-K (报告日期: 2018-08-30), 10-K (报告日期: 2017-08-31), 10-K (报告日期: 2016-09-01), 10-K (报告日期: 2015-09-03), 10-K (报告日期: 2014-08-28), 10-K (报告日期: 2013-08-29), 10-K (报告日期: 2012-08-30), 10-K (报告日期: 2011-09-01), 10-K (报告日期: 2010-09-02), 10-K (报告日期: 2009-09-03), 10-K (报告日期: 2008-08-28), 10-K (报告日期: 2007-08-30), 10-K (报告日期: 2006-08-31), 10-K (报告日期: 2005-09-01).
- 趋势概览
- 所给时间区间内,四项核心财务指标总体呈现持续扩张的态势,反映出规模和资本结构在观察期内显著提升。流动负债、负债合计与总债务均呈现长期增长趋势,且股东权益总额在2017年以后出现快速抬升,直至2024年达到高位,体现出权益端的主导性扩张。总体来看,权益端的增速在长期内明显快于负债端的增速,导致资本结构逐渐向股东权益驱动的方向发展。
- 流动负债趋势分析
- 流动负债在整个周期内呈现逐步上升的轨迹,2013年前后和2022-2024年间的增速尤为明显。具体表现为,2005年到2012年间由约0.98亿上升至约2.24亿;2013年后进入更高水平,2014年达到约4.88亿的高位,随后在2015-2016年间波动并持续上升至2022年的约7.54亿,2023年出现较大回落至约4.77亿,2024年再度快速回升至约9.25亿。这种波动可能与经营性资金周转节奏、应付账款管理以及短期融资安排的变化相关。
- 负债结构与总债务分析
- 负债合计在整个周期内持续扩大,2013-2014年间增速显著,随后在2016-2017年达到高点,2018年出现明显回落,随后再度回升至2024年的新高水平。总债务的波动性更明显:2017年达到最高约11134百万美元,2018年急剧下降至约4636百万美元,之后逐步回升,并在2023-2024年再次上升至约13397百万美元。上述情况显示长期与短期债务的轮动特征在不同阶段交替主导,整体杠杆水平在2017年前后达到高点,随后有所回落并在2023-2024年再度上升。因此,近年的债务成本与融资条件需要持续关注,以评估现金流对偿债能力的覆盖程度。
- 股东权益总额演变
- 股东权益总额在2005年至2024年间实现显著增长,2005年约为5847百万美元,2024年达到约45131百万美元,增幅接近7.7倍。尤以2017年之后增速最为明显,2017年约18621百万美元,2018年猛增至约32294百万美元,2019-2022年继续扩大至约49907百万美元,2023年略有回落至约44120百万美元,2024年再次上升至约45131百万美元。这一轨迹表明在观察期内利润留存、资本形成及可能的资本市场活动共同驱动了净资产的显著提升,使权益端成为资本结构中的主导力量。
- 阶段性洞察与风险提示
- 综合来看,长期趋势显示资本结构正逐步向以股东权益为核心的配置转变,权益端的扩张提升了自有资本充足率和抗风险能力,但负债端的波动性也表明在不同周期融资成本与现金流压力可能存在阶段性挑战。需要持续关注以下要点:1) 在2023-2024年间债务水平的再度上升是否伴随相应的现金流改善,以确保偿债能力与利息覆盖率;2) 流动负债的波动对短期资金周转和经营性现金流的依赖度;3) 权益端的快速扩张是否与利润质量、留存收益及潜在的资本市场活动(如股本调整、股利政策调整等)相关联。总体而言,数据揭示了一个“规模扩大—权益驱动—债务轮动”的长期演进格局,需在后续阶段继续监控现金流匹配与市场条件对融资成本的影响。
现金流量表
截至12个月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 | 用于投资活动的现金净额 | 筹资活动提供(用于)的现金净额 |
---|---|---|---|
2024年8月29日 | |||
2023年8月31日 | |||
2022年9月1日 | |||
2021年9月2日 | |||
2020年9月3日 | |||
2019年8月29日 | |||
2018年8月30日 | |||
2017年8月31日 | |||
2016年9月1日 | |||
2015年9月3日 | |||
2014年8月28日 | |||
2013年8月29日 | |||
2012年8月30日 | |||
2011年9月1日 | |||
2010年9月2日 | |||
2009年9月3日 | |||
2008年8月28日 | |||
2007年8月30日 | |||
2006年8月31日 | |||
2005年9月1日 |
根据报告: 10-K (报告日期: 2024-08-29), 10-K (报告日期: 2023-08-31), 10-K (报告日期: 2022-09-01), 10-K (报告日期: 2021-09-02), 10-K (报告日期: 2020-09-03), 10-K (报告日期: 2019-08-29), 10-K (报告日期: 2018-08-30), 10-K (报告日期: 2017-08-31), 10-K (报告日期: 2016-09-01), 10-K (报告日期: 2015-09-03), 10-K (报告日期: 2014-08-28), 10-K (报告日期: 2013-08-29), 10-K (报告日期: 2012-08-30), 10-K (报告日期: 2011-09-01), 10-K (报告日期: 2010-09-02), 10-K (报告日期: 2009-09-03), 10-K (报告日期: 2008-08-28), 10-K (报告日期: 2007-08-30), 10-K (报告日期: 2006-08-31), 10-K (报告日期: 2005-09-01).
基于提供的现金流量数据序列,以下分析聚焦三项现金流活动的年度趋势、波动特征以及潜在含义。单位为百万,覆盖2005年至2024年,未显示缺失值。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单位:以百万计)
- 观察到初期(2005–2013年)现金净额在约1千到2千之间波动,2010年后略有上升,2014年出现显著跃升,达到约5,699,随后2015年略降至5,208,2016年回落至3,168;2017年再次快速上升至8,153,2018年达到高点1.74万,随后2019年回落至13,189,2020年下降至8,306,2021年回升至12,468,2022年再创高点15,181,2023年大幅回落至1,559,2024年回升至8,507。总体呈现明显的周期性高点与回落,且中后期出现多次显著放大与回落的波动,尤其在2014–2018年间以及2022年后续走强的趋势尤为明显。
- 用于投资活动的现金净额(单位:以百万计)
- 该项长期为净现金流出,且波动幅度显著增大:2005–2014年度净支出在-1,084至-2,391之间波动;2015年起净支出迅速扩大,达到-6,232,随后2016年-3,068,2017年-7,537,2018年-8,216,2019年-10,085,2020年-7,589,2021年-10,589,2022年-11,585,2023年-6,191,2024年-8,309。可见在中后期投资活动的资金支出水平显著提升,且波动在2021–2022年达到高点,指向更强的资本性投入或并购活动。
- 筹资活动提供(用于)的现金净额(单位:以百万计)
- 呈现高度波动性,早期多为正向资金来源:2006年644、2007年2215、2012年497、2013年322等;2014年及之后进入较大负值区间,2018年达到-7,776的显著负值,2019年至2022年维持负值,2023年突然转为正向(4,983),2024年再次转为负向(-1,842)。这种波动反映出在不同年度对资金筹措与偿付的偏好或需要发生变化,可能对应债务水平调整、股权/债务工具发行、股利政策等因素的年度差异性。总体而言,融资净额在多年度呈现正负交错的态势,波动对净现金流的影响与同期的经营与投资活动密切相关。
- 综合洞察
- 综合三项数据可见,经营活动现金净额在多数年份提供了显著的现金创造能力,尤其在2014–2018年间达到高点并持续走高,成为覆盖投资支出与部分融资需求的主要来源。投资活动的现金净额长期为负,且规模在2015–2022年间快速扩大,显示资本性投入与潜在并购活动对现金余额产生了持续的压力。融资活动则呈现强烈的年度波动性,在部分年份通过新增融资或其他资金来源缓解了投资支出带来的现金压力(如2016和2023年),但也有通过偿债、股利回购等方式导致资金净流出的年份(如2018、2020–2022、2024年)。从耦合关系看,经营现金流的稳定性和增强的现金创造力是缓冲投资高支出并维持净现金流正向的关键;反之,若投资及相关资本结构调整在同一时期放大而经营端增长受限,净现金流易出现负值。未来若经营现金流维持高水平且投资支出保持在相对可控区间,资金结构调整的灵活性将是影响净现金流稳定性的决定性因素。
每股数据
截至12个月 | 基本每股收益1 | 稀释每股收益2 | 每股股息3 |
---|---|---|---|
2024年8月29日 | |||
2023年8月31日 | |||
2022年9月1日 | |||
2021年9月2日 | |||
2020年9月3日 | |||
2019年8月29日 | |||
2018年8月30日 | |||
2017年8月31日 | |||
2016年9月1日 | |||
2015年9月3日 | |||
2014年8月28日 | |||
2013年8月29日 | |||
2012年8月30日 | |||
2011年9月1日 | |||
2010年9月2日 | |||
2009年9月3日 | |||
2008年8月28日 | |||
2007年8月30日 | |||
2006年8月31日 | |||
2005年9月1日 |
根据报告: 10-K (报告日期: 2024-08-29), 10-K (报告日期: 2023-08-31), 10-K (报告日期: 2022-09-01), 10-K (报告日期: 2021-09-02), 10-K (报告日期: 2020-09-03), 10-K (报告日期: 2019-08-29), 10-K (报告日期: 2018-08-30), 10-K (报告日期: 2017-08-31), 10-K (报告日期: 2016-09-01), 10-K (报告日期: 2015-09-03), 10-K (报告日期: 2014-08-28), 10-K (报告日期: 2013-08-29), 10-K (报告日期: 2012-08-30), 10-K (报告日期: 2011-09-01), 10-K (报告日期: 2010-09-02), 10-K (报告日期: 2009-09-03), 10-K (报告日期: 2008-08-28), 10-K (报告日期: 2007-08-30), 10-K (报告日期: 2006-08-31), 10-K (报告日期: 2005-09-01).
1, 2, 3 根据拆分和股票股息调整的数据。
- 总体趋势概览
- 在提供的区间内,基本每股收益呈现明显的周期性波动,早期呈现由正转负后持续低位再度回升的趋势。2005年至2009年间,亏损压力上升,2008年至2009年显著转为负值。2010年前后出现恢复并持续波动,2013-2014年出现显著改善,随后在2015-2019年间经历一轮强劲上涨,2018年达到最高水平(单季度数据点级别的观察指向16%级别的增速区间的极端波动),随后在2019-2020年略有回落并在2021-2022年再度走高。2023年出现明显的负向跳跃,随后在2024年实现小幅回升。稀释每股收益与基本每股收益基本一致,通常略低于前者,但趋势一致,差异仅在个别年份短暂存在。每股股息在2018年后才开始披露并呈现快速提升至2021年的高位,之后数据缺失。总体来看,盈利水平呈高度波动性与周期性波动,股息政策在可观察区间内仅覆盖较短时段。
- 阶段性观察
- 阶段1(2005-2009):早期维持正向盈利但快速转弱,2007年转为负数,2008-2009年处于较深亏损区间,显示行业周期性与成本与价格冲击的叠加效应。
- 阶段2(2010-2014):经历一定回升后再度出现波动,2010年回升至正值但2011-2012年再度下行,2013-2014年显现显著改善,利润水平逐步提高并在2014年达到相对较高水平。
- 阶段3(2015-2019):盈利水平进入较高区间,2017-2018年出现显著提升,2018年达到较高峰值,随后2019年有所回落,整体呈现先升后稍降的态势,显示强周期性需求对盈利的驱动作用。
- 阶段4(2020-2024):2020-2022年盈利再度走高,2022年达到较高水平后在2023年转为明显负值,2024年回升但仍处于较低水平。该阶段凸显行业周期性与市场需求波动对盈利的显著影响,以及潜在的成本与存货等非经常性因素的冲击。
- 分项分析
- 基本与稀释EPS在数值上高度一致,差异多在0.1-0.4美元区间,反映出在大多数年份潜在的稀释效应对净收益的影响有限。典型的差异出现在2010年(基本EPS为2.09,稀释EPS为1.85)以及2013-2015、2017-2019等阶段,差异随盈利水平的波动而变化,但总体趋势一致,二者共同呈现出同向的波动模式。
- 两者在2023年均显示显著负值(-5.34),且数值相同,指向可能存在的非经常性损益与资产减值等因素对当期净利润的显著影响,同时对股本结构的稀释影响在该期间并未改变两者的相对走向。
- 每股股息自2018年起出现并逐步提升,2018年为0.1美元,2019年提升至0.32美元,2020年与2021年维持在0.46美元,随后在2022-2024年没有披露数据,可能表示政策调整、披露暂停或数据缺失。该阶段的股息路径显示在盈利波动较大但对股东回报有一定程度的承诺,然而信息覆盖期有限。
- 洞察与风险提示
- 观察到的盈利波动高度与行业周期性、价格波动以及成本结构紧密相关,需结合市场供给、产能利用率、定价能力及存货管理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2023年的大幅负值提示存在较高的经营风险,可能来自单季度非经常性损益、减值、产能调整或市场需求骤降等因素;若未来盈利波动持续,股息政策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将成为关键关注点。
- 此外,股息信息的缺失区间提示在评估长期股东回报时需谨慎使用,仅将可得信息作为短期判断的辅助,需等待后续披露以确认持续性与增长趋势。
- 结论要点
- 分析区间显示盈利能力经历多轮上升与回落,长期趋势并非单向增长,而是受行业周期性和市场周期影响显著。最高点出现在2018年,随后在2023年出现显著下滑,2024年略有回升但未形成稳定的增长态势。基本与稀释EPS的走势大体一致,股息在后期才开始披露并在短期内达到高位,随后缺乏持续披露。整体而言,盈利波动性较大,未来需关注行业周期的持续性、成本控制效果以及潜在的非经常性因素对盈利的侵蚀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