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费用户专区
免费试用
本周免费提供Occidental Petroleum Corp.页面:
数据隐藏在后面: 。
这是一次性付款。没有自动续订。
我们接受:
损益表
截至12个月 | 净销售额 | 西方石油应占净收入(亏损) |
---|---|---|
2024年12月31日 | ||
2023年12月31日 | ||
2022年12月31日 | ||
2021年12月31日 | ||
2020年12月31日 | ||
2019年12月31日 | ||
2018年12月31日 | ||
2017年12月31日 | ||
2016年12月31日 | ||
2015年12月31日 | ||
2014年12月31日 | ||
2013年12月31日 | ||
2012年12月31日 | ||
2011年12月31日 | ||
2010年12月31日 | ||
2009年12月31日 | ||
2008年12月31日 | ||
2007年12月31日 | ||
2006年12月31日 | ||
2005年12月31日 |
根据报告: 10-K (报告日期: 2024-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3-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2-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1-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0-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9-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8-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7-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6-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5-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4-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3-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2-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1-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0-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9-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8-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7-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6-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5-12-31).
- 净销售额的长期趋势与波动
- 在观察期内,净销售额呈现较为明显的周期性波动与阶段性上升趋势。2005年为1.5208万亿单位,2008年上升至约2.4217万亿单位,显示初期阶段的稳健增长。2009年出现明显下滑,降至约1.5403万亿单位,随后在2010至2013年间回升,分别为1.9045、2.3939、2.4172、2.4455万亿单位。2014年再度回落至约1.9312万亿单位,随后至2016年降至约1.0090万亿单位,体现周期性价格波动及产量结构调整的综合结果。2017年至2019年呈现复苏态势,分别为1.2508、1.8393万亿单位。2020年回落至约1.7809万亿单位,2021年显著回升至约2.5956万亿单位,2022年达到历史高点约3.6634万亿单位,随后2023年回落至约2.8257万亿单位、2024年再降至约2.6725万亿单位。总体观察显示,尽管经历多次周期性波动,但在2021-2022年间达到阶段性高位,随后进入一定程度的回落,但水平仍高于2010年代中后段的水平区间。
- 净收入(应占净收入)趋势及波动原因指示
- 净收入(应占净收入)呈现显著的波动性与结构性冲击特征。2005年至2008年间呈上升趋势,2008年达到约6.857亿单位,2009年下降至约2.915亿单位,显示经营盈利能力对市场环境的敏感性。2010年至2013年间有所回升,分别为4.530亿、6.771亿、4.598亿、5.903亿单位,形成一个较为波动的稳态区间。2014年大幅回落,至约0.616亿单位,随后2015年转为负值约-0.783亿,2016年负值收敛至约-0.057亿,体现出资产减值、特别项目或价格冲击等因素的叠加效应。2017年转为正值约1.311亿,2018年回升至约4.131亿,2019年再度微幅为负约-0.067亿,2020年出现历史性低点约-1.4831亿,显示极端市场环境对盈利端的放大效应。2021年扭转为正值约0.232亿,2022年显著提升至约1.3304亿,2023年约0.4696亿,2024年约0.3056亿,呈现出2021-2022年的强劲反弹后逐步回落但仍维持正值的态势。总体来看,净收入的波动与价格周期、资本支出、减值及特殊项目等因素高度相关,2020年的异常负值尤为突出,2021–2022年的强劲回升则与净销售额的高位水平相伴随。若以盈利弹性来衡量,净销售额的强势需伴随稳定的成本控制与资产质量管理,才能实现持续正向的利润表现。
资产负债表:资产
流动资产 | 总资产 | |
---|---|---|
2024年12月31日 | ||
2023年12月31日 | ||
2022年12月31日 | ||
2021年12月31日 | ||
2020年12月31日 | ||
2019年12月31日 | ||
2018年12月31日 | ||
2017年12月31日 | ||
2016年12月31日 | ||
2015年12月31日 | ||
2014年12月31日 | ||
2013年12月31日 | ||
2012年12月31日 | ||
2011年12月31日 | ||
2010年12月31日 | ||
2009年12月31日 | ||
2008年12月31日 | ||
2007年12月31日 | ||
2006年12月31日 | ||
2005年12月31日 |
根据报告: 10-K (报告日期: 2024-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3-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2-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1-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0-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9-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8-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7-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6-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5-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4-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3-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2-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1-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0-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9-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8-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7-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6-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5-12-31).
对给定年度数据的分析聚焦两项核心资产指标的时间序列及其相对关系,旨在揭示长期趋势、波动点以及潜在结构性变化的信号。
- 流动资产的时间序列模式
- 在2005年至2010年间,流动资产呈波动性上行态势,2005年为6574,2006年下降至6006,2007年回升至8595,2008年回落至7172,2009年略增至8086,2010年显著上升至13059,随后2011年回落至11542、2012年至9492、2013年再度上升至11323。2014年继续上行,达到13873的高位,随后2015年回落至9402、2016年回落至8428、2017年至8270,2018年回升至9932。2019年出现异常扩张,达到18681的高点,随后2020年降至8819、2021年10211、2022年8886、2023年8375、2024年回升至9070。整体看,流动资产在若干年份出现显著波动,且在重大时间点(2010、2014、2019)出现明显的峰值。
- 总资产的时间序列模式
- 总资产呈现“两段式增长-调整-再扩张”的结构性轨迹。2005年约2.61万,2006年增至32,355,2007年增至36,519,2008年增至41,537,2009年达到44,229,2010年增至52,432,2011年增至60,044,2012年增至64,210,2013年增至69,443,2014年显著回落至56,259,随后2015年降至43,437,2016年43,109,2017年42,026,2018年43,854,2019年出现极端跃升至109,330,2020年下降至80,064,2021年75,036,2022年72,609,2023年74,008,2024年显著回升至85,445。由此可见,资产规模经历两次明显扩张(2005–2013、2019),并在2014–2018间经历结构性调整与趋于收缩,2020年后进入新的波动与收敛阶段,2024年显示一定程度的修复与扩张。
- 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及趋势
- 以近似比重衡量,2005年约25%、2010年约25%接近稳定水平,2013年降至约16%,2014年回升至约25%,2019年回落至约17%。2020年显著下降至约11%,2021年回升至约14%、2022年约12%、2023年约11%、2024年约11%。从趋势看,2020年以后流动资产在总资产中的相对权重持续走低,呈现从接近25%的高位向10%–15%区间的收缩态势,提示在后续期间资产结构更突出非流动资产的规模与比重。
- 综合观察与洞见
- 总体上,核心资产规模在2005至2013年间呈持续扩张态势,随后在2014至2018年出现显著调整并维持相对低位,2019年出现一次性极端扩张,随后2020年至2024年间经历快速回落与再次抬升的波动。当前阶段,流动资产在总资产中的占比已回落至较低水平(约10%–14%区间),表明资产结构的非流动资产部分在总资产中的相对权重上升,短期流动性缓冲相对收紧。若以两次大规模资产扩张作为判断基准,市场环境、资本开支及潜在并购/处置活动在2019年及其前后期对资产规模产生了显著放大效应;2024年的回升则显示在经历前期压缩后,资产规模正在进入新的扩张期。
资产负债表:负债和股东权益
流动负债 | 长期债务,包括当前到期债务 | 股东权益 | |
---|---|---|---|
2024年12月31日 | |||
2023年12月31日 | |||
2022年12月31日 | |||
2021年12月31日 | |||
2020年12月31日 | |||
2019年12月31日 | |||
2018年12月31日 | |||
2017年12月31日 | |||
2016年12月31日 | |||
2015年12月31日 | |||
2014年12月31日 | |||
2013年12月31日 | |||
2012年12月31日 | |||
2011年12月31日 | |||
2010年12月31日 | |||
2009年12月31日 | |||
2008年12月31日 | |||
2007年12月31日 | |||
2006年12月31日 | |||
2005年12月31日 |
根据报告: 10-K (报告日期: 2024-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3-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2-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1-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0-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9-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8-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7-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6-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5-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4-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3-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2-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1-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0-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9-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8-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7-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6-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5-12-31).
- 流动负债
- 在分析期内,流动负债呈现显著波动但总体维持在中高水平。2005年至2007年间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分别达到4,280、4,724和6,266(单位为百万)。2008年至2009年略有回落,分别为6,134和6,092。2010年至2011年再次显著上升,达到7,825与7,947,随后2012年回落至7,290,2013年上行至8,434,2014年微降至8,244。2015年与2016年继续下滑至6,842与6,362,随后2017年与2018年回升至7,400与7,412。2019年出现大幅跃升,达到14,949,随后2020年回落至8,223,2021年小幅回升至8,324,2022年再度下降至7,757,2023年回升至9,148,2024年继续上升至9,521。总体看,2019年为显著高点,之后维持在较高水平但波动幅度明显减小。该项的波动可能与短期融资安排、应付账款变动及现金管理策略相关,需结合现金及流动资产变动进行进一步判断。
- 长期债务,包括当前到期债务
- 长期债务在分析期内呈现更为剧烈的波动。2005年至2009年,债务水平在2,919、2,790、1,788、2,747、2,796之间波动。2010年至2012年出现较大上升,分别为5,111、5,871、7,623。2013至2014年略有回落,分别为6,939与6,838。2015年至2018年再度上升,分别达到8,333、9,819、9,828、10,317。2019年出现历史性跃升,长债跃至38,588,随后2020年略降至36,185,2021年至2023年持续下降至29,617、19,835、19,738。2024年再次显著上升至26,116。整体来看,长期债务在2010年代中后期显著扩大,2019年达到峰值后经历较为剧烈的去杠杆阶段,2020–2023年呈下降趋势,2024年再度增加,显示资金需求或再融资压力在不同时间点再度上升。与其他负债项相比,长期债务的变动幅度更大,且峰值与回落幅度均较显著。
- 股东权益
- 股东权益在2005年至2013年间持续上升,分别从15,032增至43,126,形成稳定的增长态势,显示累计留存收益和/或资本性增加对权益的正向推升。2014年至2017年间经历明显回落,分别为34,959、24,350、21,497、20,572,呈现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2018年小幅回升至21,330,2019年再度显著提升至34,232。2020年大幅回落至18,573,随后2021年小幅回升至20,327,2022年快速回升至30,085,2023年维持在30,250,2024年进一步上升至34,159。总体呈现出长期的波动性:早期强劲增长后进入中段的下滑阶段,随后在2019年前后再次明显提升并在2020年经历显著回落,随后至2022–2024年逐步回升至接近2013年高点水平。该趋势暗示资本结构在不同周期内经历了多轮调整,权益水平与利润留存和外部融资安排之间呈现反复的波动关系。
现金流量表
截至12个月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 | 投资活动使用的现金净额 | 筹资活动提供(使用)的现金净额 |
---|---|---|---|
2024年12月31日 | |||
2023年12月31日 | |||
2022年12月31日 | |||
2021年12月31日 | |||
2020年12月31日 | |||
2019年12月31日 | |||
2018年12月31日 | |||
2017年12月31日 | |||
2016年12月31日 | |||
2015年12月31日 | |||
2014年12月31日 | |||
2013年12月31日 | |||
2012年12月31日 | |||
2011年12月31日 | |||
2010年12月31日 | |||
2009年12月31日 | |||
2008年12月31日 | |||
2007年12月31日 | |||
2006年12月31日 | |||
2005年12月31日 |
根据报告: 10-K (报告日期: 2024-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3-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2-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1-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0-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9-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8-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7-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6-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5-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4-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3-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2-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1-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0-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9-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8-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7-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6-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5-12-31).
以下分析基于三项现金流量数据的年度序列,单位为百万。对趋势、波动及潜在洞察进行系统性解读,采用中性、客观的叙述口吻,以第三人称呈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单位:百万)
- 该项在初始时期呈现上升态势,2005年至2008年间由5,337增至10,629;随后受宏观经济冲击影响,2009年回落至5,856,2010年反弹至9,139,并在2011年和2013年继续走高,分别为12,306和12,983,2013年达到期内较高水平。进入2014年至2016年,现金创造能力明显收缩,分别为8,871、3,254和2,519。随后2017年回升至4,996,2018年进一步增至7,669,2019年轻幅回落至7,203,2020年降至3,842。2021年实现快速反弹至10,253,2022年再创高点,达到16,810,随后2023年和2024年分别为12,308和11,739。总体看,经营活动现金净额呈现明显的周期性波动,且在2021-2022年达到近十多年来的高位后有所回落。2022年的高位可能与更强的经营性现金流、以及应收/应付项的改善等因素共同作用相关;而2014-2016的低位阶段则反映出周期性低迷及可能的资产负担加重对现金创造能力的压制。
- 投资活动使用的现金净额(单位:百万)
- 该项总体呈现净现金流出结构,长期处于负值,表明资本性支出与资产投资为现金流出主导。2005至2014年间的负值区间较为稳定,分别为-3,161、-4,378、-3,117、-9,457、-5,327、-8,663、-12,473、-12,655、-8,193、-6,244、-5,423、-4,742、-3,214、-3,206,显示出在此阶段对投资的持续性高投入。2019年出现史上高点,达到-28,873,表明当年执行了极大规模的资本性支出或并购相关活动。2020年和2021年净流出显著收窄,分别为-778和-1,174。2022年回落至-4,872,2023年再度扩大至-6,980,2024年达到-14,590,显示在最近两年对资本性投资的强度再度增强且规模显著扩大。总体而言,投资现金流呈现阶段性高投入与低投入的周期性波动,与经营现金流及融资安排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且在2024年显示出较高的资金投入规模。
- 筹资活动提供(使用)的现金净额(单位:百万)
- 本项的净现金流量呈现高度波动性与周期性特征,主要受资本结构调整、债务与股本融资安排影响。2005至2009年间持续为负值,显示资金需求更多来自外部融资与偿债活动的净流出。2010年出现小幅正值1,083,2015年再现正值1,484,2016年为391,显示在少数年份通过筹资获得资金以支持投资或运营需求。2019年出现显著的融资净现金流入,达到22,196,可能对应大规模的债务或股权融资以配合资本性支出;2020年、2021年和2022年转为净流出,分别为-4,508、-8,564、-13,715,显示在这段时期对外部资金的紧缩与偿债压力上升。2023年再度净流出-4,890,2024年转为净流入3,844,表明在2024年通过增资或债务发行实现资金回流。总体来看,该项净流量在多数年份偏向净流出,只有少数年份实现净流入,且近年呈现出较大波动性,反映出资金来源与使用的策略在不同周期内存在较大调整。
每股数据
截至12个月 | 基本每股收益1 | 稀释每股收益2 | 每股股息3 |
---|---|---|---|
2024年12月31日 | |||
2023年12月31日 | |||
2022年12月31日 | |||
2021年12月31日 | |||
2020年12月31日 | |||
2019年12月31日 | |||
2018年12月31日 | |||
2017年12月31日 | |||
2016年12月31日 | |||
2015年12月31日 | |||
2014年12月31日 | |||
2013年12月31日 | |||
2012年12月31日 | |||
2011年12月31日 | |||
2010年12月31日 | |||
2009年12月31日 | |||
2008年12月31日 | |||
2007年12月31日 | |||
2006年12月31日 | |||
2005年12月31日 |
根据报告: 10-K (报告日期: 2024-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3-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2-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1-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0-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9-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8-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7-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6-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5-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4-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3-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2-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1-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0-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9-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8-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7-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6-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5-12-31).
1, 2, 3 根据拆分和股票股息调整的数据。
对所提供的年度数据进行分析,聚焦于基本每股收益、稀释每股收益及每股股息三项核心指标的长期趋势、波动特征及潜在含义。单位均为美元,时间覆盖2005年至2024年。
总体观察显示三项指标在多数年份呈现高度相关的走向,但在个别年份出现显著分化,尤其是2020年与2022年之间的对比最为突出。股息水平在2005年至2019年间呈持续上升趋势,随后在2020年与2021年急剧回落,2022年及 thereafter有阶段性回暖,但水平仍未回落至疫情前的高位水平。基本与稀释每股收益的走势高度一致,二者在大多数年份的数值接近,差异主要体现在极少数年份的微小偏离,显示资本结构变动对EPS的边际影响在该期间并不显著。
- 基本每股收益(单位:美元)
- 在2005到2008年间呈现稳步上行或高位波动的态势,分别为6.55、4.90、6.47与8.39美元。随后的2009至2013年间,波动区间回落到约3.59至7.33美元之间,2014年大幅回落至0.79美元,随后在2015年达到低谷-10.23美元,2016年进一步跌至-0.75美元,2017年回升至1.71美元,2018年再度上升至5.40美元,2019年回落至-1.22美元。2020年出现极端下行,跌至-17.06美元,2021年回升至1.62美元,2022年跃升至13.41美元,随后在2023年与2024年分别为4.22美元和2.59美元。总体看,行业周期性与潜在的一次性或减值项在若干年份对EPS产生显著冲击,尤其是2020年的剧烈下滑与2022年的强烈反弹,构成了两端显著的对比点。
- 稀释每股收益(单位:美元)
- 与基本EPS的走向高度一致,尽管在若干年份存在微小差异。2005至2008年间分别为6.46、4.86、6.44、8.35美元,与基本EPS的趋势基本对齐;2009至2013年间在3.58至7.32美元区间波动,2014年为0.79美元,2015年与2016年分别为-10.23与-0.75美元,2017年回升至1.70美元,2018年提升至5.39美元,2019年为-1.22美元,2020年降至-17.06美元,2021年回到约1.58美元,2022年达到约12.40美元,2023年为约3.90美元,2024年为约2.44美元。两项指标在绝大多数年份几乎同步,体现出对股本结构变动的敏感度较低,且总体呈现同向波动特征。
- 每股股息(单位:美元)
- 从2005年0.65美元逐步提升至2019年的约3.14美元,呈现持续且稳健的上升态势。2005至2019年间年度增幅逐步放大,体现出较为积极的现金分配与股东回报策略。进入2020年后,股息显著下滑至0.82美元,2021年进一步降至0.04美元,2022年回升至0.52美元,2023年提升至0.72美元,2024年再度小幅上升至0.88美元。该线索显示在经营环境波动或资金配置紧张时期,分红策略迅速收缩以保留现金,随后逐步恢复但水平远低于疫情前的高点,反映出对未来现金流波动的谨慎态度以及对可持续性分红的关注。
综合分析表明,三项指标呈现显著的周期性与系统性波动特征。EPS与稀释EPS在年度水平上的波动高度相关,2020年的极端负值和2022年的强劲反弹成为数据序列的关键转折点,提示受宏观经济周期、行业价格波动及资产减值等因素影响较大。股息方面,长期趋势显示资本回报意图在2005年至2019年间稳步提升,随后以2020年至2021年的大幅削减为转折点,之后缓慢恢复但未达到疫情前水平,体现出对现金保留与分红持续性之间的权衡。对于投资者与管理层而言,需关注以下重点:在盈利波动剧烈的年份,现金流与自由现金流的真实情况将直接决定派息能力,且分红的可持续性取决于对未来现金流与债务水平的综合管理;同时,EPS的高度波动提示需加强对成本控制、资产减值与资产组合结构的监控,以提升长期的盈利稳定性与股东回报的可持续性。需要进一步的信息以评估分红政策的弹性区间、资本支出计划与负债管理对未来盈利与股东回报的潜在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