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费用户专区
免费试用
本周免费提供Moderna Inc.页面:
数据隐藏在后面: 。
这是一次性付款。没有自动续订。
我们接受:
损益表
截至12个月 | 产品销售 | 经营活动收入(亏损) | 净利润(亏损) |
---|---|---|---|
2023年12月31日 | |||
2022年12月31日 | |||
2021年12月31日 | |||
2020年12月31日 | |||
2019年12月31日 | |||
2018年12月31日 |
根据报告: 10-K (报告日期: 2023-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2-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1-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0-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9-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8-12-31).
基于给定年度数据,分析聚焦三个关键口径:产品销售、经营活动收入(亏损)及净利润(亏损)。数据覆盖至 2023 年,且 2018、2019 年的产品销售数据缺失。以下为观察到的主要模式、变化及潜在洞见,按年份分述并以客观口吻呈现。
- 2018年
- 产品销售数据缺失;经营活动收入(亏损)为 -413 百万美元;净利润(亏损)为 -385 百万美元。由于缺乏当年产品销售数据,无法评估当年的收入对利润的驱动关系,单就利润指标看呈现亏损状态,表明处于早期经营阶段的亏损格局。
- 2019年
- 产品销售数据缺失;经营活动收入(亏损)为 -546 百万美元;净利润(亏损)为 -514 百万美元。与上一年类似,利润性指标仍为负值,缺失的收入数据限制了对盈利驱动因素的全面判断。
- 2020年
- 产品销售为 200 百万美元;经营活动收入(亏损)为 -763 百万美元;净利润(亏损)为 -747 百万美元。相较于前两年,虽出现产品销售的确立性数据,但经营性与净利润仍然为负,显示当年仍处于亏损态势,且收入规模尚不足以覆盖成本与运营开支。
- 2021年
- 产品销售为 17,675 百万美元;经营活动收入(亏损)为 13,296 百万美元;净利润(亏损)为 12,202 百万美元。呈现显著的向上跳跃:收入规模大幅扩大,经营性利润与净利润亦跃升至正值,显示在该年度实现了盈利拐点,利润水平与收入规模高度同步增长,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 2022年
- 产品销售为 18,435 百万美元;经营活动收入(亏损)为 9,420 百万美元;净利润(亏损)为 8,362 百万美元。维持高水平收入的同时,经营性利润与净利润仍为正,但较2021年有所回落,说明单位利润率或成本结构有所改善但盈利增速放缓,可能受成本上升、开发投入分摊或其他经营性支出影响。
- 2023年
- 产品销售为 6,671 百万美元;经营活动收入(亏损)为 -4,239 百万美元;净利润(亏损)为 -4,714 百万美元。收入显著下降导致盈利能力恶化,经营性亏损与净亏损同时扩大,反映成本压力、经营效率下降或收入结构再度发生不利变化的风险。
总体洞见:数据呈现出阶段性转折。初期(2018-2020 年)处于亏损态势,2021-2022 年经历了显著的收入与盈利改善,尤其是2021 年实现了较高的正向利润水平。2023 年的回落表明,利润水平对收入波动极为敏感,且在收入下降背景下成本或其他经营性因素加剧,导致利润转为负值。需要注意的是,2018-2019 年的产品销售数据缺失限制了对早期趋势的完整判断,因此对持续性盈利能力的判断需等待未来年度数据以验证收入的持续性与成本控制的有效性。
资产负债表:资产
流动资产 | 总资产 | |
---|---|---|
2023年12月31日 | ||
2022年12月31日 | ||
2021年12月31日 | ||
2020年12月31日 | ||
2019年12月31日 | ||
2018年12月31日 |
根据报告: 10-K (报告日期: 2023-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2-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1-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0-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9-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8-12-31).
- 总体观察
- 在给定的年度末资产数据中,流动资产与总资产呈现出明显的波动性和阶段性结构变化。两项资产在2018至2019年间小幅下降,随后在2020年及2021年经历了大幅扩张,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2022年出现显著回落,2023年继续回落,但总体水平仍高于2018-2019年初期水平。从结构看,流动资产在总资产中的占比在2020年达到峰值后持续回落,2022年触及低位,2023年略有回升。
- 阶段性趋势与数值要点
- 2018年末,流动资产为约15.63亿,总资产为约19.62亿。2019年末,流动资产降至约11.29亿,总资产降至约15.89亿,分别下降约27.8%和19.0%。2019-2020年间,流动资产跃升至约62.98亿,总资产跃升至约73.37亿,分别实现约457%和362%的同比增幅。2020-2021年,流动资产进一步扩张至约160.71亿,总资产扩张至约246.69亿,增幅约155%和236%。2021-2022年,流动资产回落至约134.31亿,总资产小幅上升至约258.58亿,分别下降约16.4%和增长约4.8%。2022-2023年,流动资产再降至约103.25亿,总资产降至约184.26亿,降幅约30.6%和28.7%。
- 资产结构与占比分析
- 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从2018年的约79.7%逐步波动,2019年降至约71.1%,2020年回升至约85.7%,但2021年回落至约65.1%,2022年降至约52.0%,2023年略有回升至约56.0%。这一路径显示出在2020年前后,短期资产规模迅速扩大,但其在总体资产中的占比随随后的阶段发生显著下降,提示非流动资产或长期资产的贡献在2021-2023年间有所增大,资产结构出现阶段性转变。
- 洞察与结论
- 数据揭示一个显著的周期性资产扩张与回落模式,伴随流动性与资产构成的显著波动。短期资产在2020-2021年间达到绝对高位,随后2022-2023年持续回落,表明资金的使用与资产配置在该期间经历了阶段性调整。总体资产水平在2021年达到峰值后有所回落,但2023年仍高于2018-2019年初期水平,显示出长期资产基底仍然处于较高水平。对未来的关注点在于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等流动性工具的稳定性与资产构成的持续性,需要结合经营现金流、负债水平及对非流动资产的依赖度进行进一步分析,以评估潜在的现金流压力及长期偿债能力。
资产负债表:负债和股东权益
流动负债 | 负债合计 | 融资租赁负债 | 股东权益 | |
---|---|---|---|---|
2023年12月31日 | ||||
2022年12月31日 | ||||
2021年12月31日 | ||||
2020年12月31日 | ||||
2019年12月31日 | ||||
2018年12月31日 |
根据报告: 10-K (报告日期: 2023-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2-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1-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0-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9-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8-12-31).
- 总体趋势概览
- 该主体披露的六个年度数据均以“百万”为单位。总体观察到三大趋势:一是权益在2018–2019年出现下降,随后自2020年起快速上行并在2021–2022年达到显著高点,2023年略有回落;二是负债端在2018–2019年保持低位,2020–2021年迅速扩大,2022–2023年呈现回落态势,但整体水平仍高于2018–2019年;三是流动负债与融资租赁负债在2020年后均经历显著扩张,随后在2022–2023年有所回落或波动。上述趋势共同推动资产总额在2021–2022年实现显著扩大,2023年出现回落。整体特征显示在2021–2022年出现一次大规模资本注入或融资活动的显著信号,而在2023年呈现资产与负债的调整态势。
- 流动负债趋势
- 单位为百万,2018年为223,2019年下降至143,2020年急剧上升至4389,2021年进一步扩大至9128,2022年回落至4923,2023年再降至3015。该序列呈现出两段型结构:早期低位的相对稳定阶段,以及2020–2021年的快速放大阶段,随后进入2022–2023年的显著回落阶段,但仍高于2018–2019年的水平,指示短期偿债压力在2021年前后上升后有所缓释,但仍需关注未来的现金流覆盖能力。
- 负债合计趋势
- 单位为百万,2018年为432,2019年为415,2020年跃升至4775,2021年持续放大至10524,2022年降至6735,2023年降至4572。与流动负债相比,负债合计的波动更大,2021年达到最高点后呈现明显回落,但2023年仍显著高于2018–2019年的水平,表明在2021年前后经历了大规模负债扩张,随后进行调整以缓解偿债压力。
- 融资租赁负债趋势
- 单位为百万,2018年为43,2019年为39,2020年上升至134,2021年增至764,2022年再增至1073,2023年回落至575。呈现出自2019年起的逐步放大、2021–2022年达到高位后在2023年回落的走势,可能反映设备或资产相关融资安排的扩张与再评估,以及对资产结构的调整。
- 股东权益趋势
- 单位为百万,2018年为1530,2019年下降至1175,2020年回升至2561,2021年大幅跃升至14145,2022年继续扩大至19123,2023年略降至13854。权益的路径显示出2019年的一定回撤后,2021–2022年通过新增资本、留存收益或其他权益工具的累计,推动长期资本基础显著增强。2023年的回落可能与分红、回购或利润分配等因素相关,但总体水平仍显著高于2018–2019年的基线。
- 综合解读与洞见
- 资产端的增量主要来自股东权益的大幅扩张,推动2021–2022年的资产总额显著提升。2020–2021年间,负债端也经历了快速扩张,形成短期负债与长期权益共同带动的资本结构放大态势,显示在该期间内进行了一轮高强度的资本获取与资产扩展。随后在2022–2023年出现负债端的回落以及权益的部分回落,伴随资产总额的下降,说明资本结构正在回归至更高水平的稳健区间,但仍高于2018–2019年的水平线。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的数据揭示出资金结构的调整与再平衡信号,可能与成本控制、投资节奏调整、以及资本分配策略的变化相关。由于缺乏现金流、流动资产及偿债能力的直接披露,关于短期偿债覆盖、经营性现金流与自由现金流的充分性分析仍需结合其他披露信息进行验证。
现金流量表
截至12个月 | 经营活动提供(用于)的现金净额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用于) | 筹资活动提供(用于)的现金净额 |
---|---|---|---|
2023年12月31日 | |||
2022年12月31日 | |||
2021年12月31日 | |||
2020年12月31日 | |||
2019年12月31日 | |||
2018年12月31日 |
根据报告: 10-K (报告日期: 2023-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2-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1-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0-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9-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8-12-31).
基于给定区间的三项现金流净额数据(单位为百万),对年度趋势进行客观分析。覆盖期为2018年12月3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三项现金流净额分别对应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以下对各项的波动规律、结构性变化及潜在含义进行分项解读。
- 经营活动提供(用于)的现金净额
- 2018年与2019年呈现现金净流出,金额分别为-331和-459,体现经营活动产生现金能力在早期仍处于不足以覆盖经营性支出的状态。2020年回升为正值2027,标志着经营性现金创造能力的显著改善。2021年达到巅峰,金额为13620,显示在该年度经营性现金流量经历了极大力度的正向扩张,可能源自销售增长、收款效率提升或运营活动结构优化。2022年回落但仍为正值,4981,表明经营性现金创造能力保持强势但增速减缓。2023年再次转为负值-3118,显示经营活动现金净额在本年度出现净现金流出。整体观察,趋势呈现出从初期的负向走强、在2021年达到极高水平后逐步回落并在2023年转负的模式,波动幅度较大,经营性现金生成能力在近年经历显著的周期性波动。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用于)
- 2018年至2019年为负向但规模较小,分别为-372和-15,显示投资性现金流出较为有限。2020年扩大为-1672,2021年进一步恶化至-8523,2022年仍然显著负向为-5176,指向持续的大额投资支出、资本支出或并购活动对现金的持续拉出。2023年转为正向,达到4206,表明在经历多年的投资性现金流出后,出现资产处置、投资退出或其他现金回笼,导致投资活动现金净额的结构性反转。总体来看,2018-2022年长期处于投资性现金流出状态,2023年的大幅转正成为显著的逆转点,揭示资金运用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 筹资活动提供(用于)的现金净额
- 2018年与2019年为正向,金额分别为1227和51,2020年再次为正向2033,显示融资活动带来现金净流入,资金来源在此阶段相对充裕。2021年转为负向-873,2022年进一步恶化为-3448,2023年仍为负向-1377,表明在后续年度融资活动成为净现金流出项,资金对融资活动的净贡献转为负值。2022年的大幅负向可能对应债务偿还、股权回购或分红等现金外流项的显著增加以及对新融资的不足。2023年虽仍为负向,但幅度相对2022年有所缓解。总体呈现出由早期的融资净流入转为后期的融资净流出,反映资金筹集能力的减弱以及对外部资金的净使用增加。
每股数据
截至12个月 | 基本每股收益1 | 稀释每股收益2 | 每股股息3 |
---|---|---|---|
2023年12月31日 | |||
2022年12月31日 | |||
2021年12月31日 | |||
2020年12月31日 | |||
2019年12月31日 | |||
2018年12月31日 |
根据报告: 10-K (报告日期: 2023-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2-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1-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0-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9-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8-12-31).
1, 2, 3 根据拆分和股票股息调整的数据。
对分析数据集中的年度每股收益和分红信息进行客观解读,聚焦趋势、波动和潜在洞见,避免对公司背景或表格结构的描述。
- 数据总体趋势(单位为美元,覆盖2018–2023年)
- 基本每股收益与稀释每股收益在2018至2020年均为负值,2019年相较2018有所改善(从 -4.95 改善至 -1.55),2020年略有回落至 -1.96,但总体仍维持亏损态势。2021年出现显著转折,基本EPS达到 30.31,稀释EPS为 28.29,标志着盈利能力的极大提升。2022年进一步回落,基本EPS 21.26、稀释EPS 20.12,仍为正值但增速放缓。2023年再次转为负值,基本和稀释EPS均为 -12.33,显示盈利状态的剧烈逆转。总体呈现出一次性高峰后的明显回落与再次波动的趋势。
- 基本与稀释每股收益的关系
- 在2018–2020期间,基本与稀释两项指标数值完全一致,表明当期不存在对EPS的显著潜在稀释性证券。进入2021–2022年,二者存在一定差异,差距约为2–3美元(例如2021年分别为 30.31 与 28.29,2022年为 21.26 与 20.12),显示存在轻微的稀释效应。2023年两者再次完全一致,均为 -12.33,意味着该年度没有额外稀释性因素影响EPS。
- 分红信息的可获得性与局限
- 每股股息栏目为缺失数据,未提供分红信息,因此无法评估现金分红趋势或与盈利水平的对应关系。该信息的缺失限制了对股东回报整体状况的完整判断。
- 波动性与潜在驱动因素的线索(基于可观测数据)
- 数值在分析期内呈现高度波动性:在2021年出现极端高点后,随后的2022年显著回落,2023年又转为负值,反映盈利水平对多种因素的敏感性。尽管提供了部分对比数据,但缺乏收入构成、成本结构、非经常性项目和股本变动等信息,无法就具体原因作出因果断定。需要结合收入增速、毛利率、研发支出、非经常性损益及可能的会计调整等更多披露信息,才能对波动背后的结构性因素给出更清晰的解释。
- 综合结论性观察
- 在所分析的区间内,盈利性指标展现出显著阶段性特征,经历从长期亏损到单年高度盈利再回落为负的过程。亏损期(2018–2020)与高盈利期(2021–2022)及再次出现亏损(2023)之间的剧烈波动提示,需要更多维度的数据来判断可持续性和驱动因素,并应优先获取分红与现金流信息以全面评估股东价值回报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