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可以分解为现金和权责发生制。研究发现,权责发生制成分(合计应计)的持久性低于现金成分,因此:(1)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权责发生制成分较高的收益比权责发生制成分较小的收益的持久性较差;(2)收益的现金部分在评估公司业绩时应获得更高的权重。
基于资产负债表的应计比率
2025年2月1日 | 2024年2月3日 | 2023年1月28日 | 2022年1月29日 | 2021年1月30日 | 2020年2月1日 | ||
---|---|---|---|---|---|---|---|
经营性资产 | |||||||
总资产 | 31,749) | 29,747) | 28,349) | 28,461) | 30,814) | 24,145) | |
少: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 5,335) | 5,600) | 5,477) | 6,227) | 10,470) | 3,217) | |
经营性资产 | 26,414) | 24,147) | 22,872) | 22,235) | 20,344) | 20,928) | |
经营负债 | |||||||
负债合计 | 23,356) | 22,445) | 21,985) | 22,458) | 24,981) | 18,197) | |
少: 长期债务的流动部分 | —) | —) | 500) | —) | 750) | —) | |
少: 长期债务,不包括流动部分 | 2,866) | 2,862) | 2,859) | 3,355) | 5,333) | 2,237) | |
经营负债 | 20,490) | 19,583) | 18,626) | 19,104) | 18,898) | 15,960) | |
净营业资产1 | 5,924) | 4,564) | 4,246) | 3,131) | 1,446) | 4,968) | |
基于资产负债表的应计项目合计2 | 1,360) | 318) | 1,115) | 1,685) | (3,522) | —) | |
财务比率 | |||||||
基于资产负债表的应计比率3 | 25.93% | 7.22% | 30.23% | 73.65% | -109.84% | — | |
基准 | |||||||
基于资产负债表的应计比率竞争 对手4 | |||||||
Amazon.com Inc. | — | 26.40% | 18.01% | 32.91% | 49.06% | — | |
Home Depot Inc. | 34.02% | -1.45% | 15.25% | 9.91% | 21.77% | — | |
Lowe’s Cos. Inc. | -2.68% | 8.87% | -2.92% | 2.66% | -12.39% | — | |
基于资产负债表的应计比率扇形 | |||||||
非必需消费品分销和零售 | 0.00% | 20.94% | 16.15% | 26.47% | 31.88% | — | |
基于资产负债表的应计比率工业 | |||||||
非必需消费品 | 0.00% | 12.07% | 12.01% | 13.04% | 12.78% | — |
根据报告: 10-K (报告日期: 2025-02-01), 10-K (报告日期: 2024-02-03), 10-K (报告日期: 2023-01-28), 10-K (报告日期: 2022-01-29), 10-K (报告日期: 2021-01-30), 10-K (报告日期: 2020-02-01).
1 2025 计算
净营业资产 = 经营性资产 – 经营负债
= 26,414 – 20,490 = 5,924
2 2025 计算
基于资产负债表的应计项目合计 = 净营业资产2025 – 净营业资产2024
= 5,924 – 4,564 = 1,360
3 2025 计算
基于资产负债表的应计比率 = 100 × 基于资产负债表的应计项目合计 ÷ 平均营业资产净额
= 100 × 1,360 ÷ [(5,924 + 4,564) ÷ 2] = 25.93%
4 点击竞争对手名称查看计算结果。
以下是对一组年度财务数据的分析报告。
- 净营业资产
- 数据显示,净营业资产在观察期内呈现显著增长趋势。从2021年到2025年,该数值从1446百万单位增长至5924百万单位,表明公司经营性资产的规模持续扩大。增长速度在不同年份有所差异,但总体趋势为上升。
- 基于资产负债表的应计总计项目
- 基于资产负债表的应计总计项目在数值上经历了显著变化。2021年为负值-3522百万单位,随后在2022年转为正值1685百万单位,并在2023年和2024年继续保持正值,分别为1115百万单位和318百万单位。2025年进一步增长至1360百万单位。这一变化表明公司应计项目的构成和管理策略可能发生了调整。
- 基于资产负债表的应计比率
- 基于资产负债表的应计比率的变化与应计总计项目相呼应。2021年该比率高达-109.84%,随后在2022年大幅下降至73.65%,并在2023年进一步降低至30.23%。2024年该比率降至7.22%,为观察期内的最低值。2025年则回升至25.93%。该比率的波动可能反映了公司收入确认和费用递延政策的影响,以及资产负债表项目之间的关系变化。
总体而言,数据显示公司在净营业资产方面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应计项目和应计比率的波动则提示需要进一步分析公司会计政策和经营策略的变动,以更全面地理解其财务状况。
基于现金流量表的应计比率
2025年2月1日 | 2024年2月3日 | 2023年1月28日 | 2022年1月29日 | 2021年1月30日 | 2020年2月1日 | ||
---|---|---|---|---|---|---|---|
净收入 | 4,864) | 4,474) | 3,498) | 3,283) | 90) | 3,272) | |
少: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 | 6,116) | 6,057) | 4,084) | 3,057) | 4,562) | 4,067) | |
少: 投资活动中使用的现金净额 | (2,477) | (1,717) | (1,470) | (1,046) | (579) | (1,462) | |
基于现金流量表的应计项目合计 | 1,225) | 134) | 884) | 1,272) | (3,893) | 668) | |
财务比率 | |||||||
基于现金流量表的应计比率1 | 23.36% | 3.04% | 23.97% | 55.57% | -121.39% | — | |
基准 | |||||||
基于现金流量表的应计比率竞争 对手2 | |||||||
Amazon.com Inc. | — | 16.87% | -2.63% | -8.54% | 48.44% | — | |
Home Depot Inc. | 32.13% | -3.12% | 14.43% | 8.24% | 14.26% | — | |
Lowe’s Cos. Inc. | -4.80% | 7.91% | -4.62% | -0.14% | -17.28% | — | |
基于现金流量表的应计比率扇形 | |||||||
非必需消费品分销和零售 | 0.00% | 13.19% | 0.41% | -4.02% | 29.06% | — | |
基于现金流量表的应计比率工业 | |||||||
非必需消费品 | 0.00% | 9.43% | 4.25% | 1.57% | 11.50% | — |
根据报告: 10-K (报告日期: 2025-02-01), 10-K (报告日期: 2024-02-03), 10-K (报告日期: 2023-01-28), 10-K (报告日期: 2022-01-29), 10-K (报告日期: 2021-01-30), 10-K (报告日期: 2020-02-01).
1 2025 计算
基于现金流量表的应计比率 = 100 × 基于现金流量表的应计项目合计 ÷ 平均营业资产净额
= 100 × 1,225 ÷ [(5,924 + 4,564) ÷ 2] = 23.36%
2 点击竞争对手名称查看计算结果。
以下是对一组年度财务数据的分析报告。
- 净营业资产
- 数据显示,净营业资产在观察期内呈现显著增长趋势。从2021年到2025年,净营业资产从1446百万单位增加到5924百万单位,表明公司资产规模持续扩大。增长速度在不同年份有所差异,但总体趋势是积极向上的。
- 基于现金流量表的应计总计
- 基于现金流量表的应计总计在观察期内经历了显著的变化。2021年为-3893百万单位,表明存在较大的应计项目负债。随后,该数值在2022年大幅转正至1272百万单位,并在2023年和2024年继续增长,分别达到884百万单位和134百万单位。2025年略有回升至1225百万单位。这种变化表明公司应计项目的管理和控制能力有所提升,现金流与利润之间的关系更加稳定。
- 基于现金流量表的应计比率
- 基于现金流量表的应计比率的变化与应计总计的变化相呼应。2021年该比率高达-121.39%,反映了当时应计项目对现金流的负面影响。2022年该比率大幅改善至55.57%,表明应计项目对现金流的贡献显著增加。随后,该比率在2023年和2024年有所下降,分别为23.97%和3.04%,表明应计项目对现金流的贡献逐渐减弱。2025年该比率回升至23.36%,但仍低于2022年的水平。总体而言,该比率的波动表明公司在应计项目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动态调整。
综合来看,数据表明公司在资产规模扩张的同时,也在积极改善应计项目的管理,并努力提高现金流的质量。虽然应计比率在后期有所波动,但整体趋势表明公司财务状况正在逐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