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益表
截至12个月 | 收入 | 净收入 |
---|---|---|
2025年5月31日 | 46,309) | 3,219) |
2024年5月31日 | 51,362) | 5,700) |
2023年5月31日 | 51,217) | 5,070) |
2022年5月31日 | 46,710) | 6,046) |
2021年5月31日 | 44,538) | 5,727) |
2020年5月31日 | 37,403) | 2,539) |
2019年5月31日 | 39,117) | 4,029) |
2018年5月31日 | 36,397) | 1,933) |
2017年5月31日 | 34,350) | 4,240) |
2016年5月31日 | 32,376) | 3,760) |
2015年5月31日 | 30,601) | 3,273) |
2014年5月31日 | 27,799) | 2,693) |
2013年5月31日 | 25,313) | 2,485) |
2012年5月31日 | 24,128) | 2,223) |
2011年5月31日 | 20,862) | 2,133) |
2010年5月31日 | 19,014) | 1,907) |
2009年5月31日 | 19,176) | 1,487) |
2008年5月31日 | 18,627) | 1,883) |
2007年5月31日 | 16,326) | 1,492) |
2006年5月31日 | 14,955) | 1,392) |
2005年5月31日 | 13,740) | 1,212) |
根据报告: 10-K (报告日期: 2025-05-31), 10-K (报告日期: 2024-05-31), 10-K (报告日期: 2023-05-31), 10-K (报告日期: 2022-05-31), 10-K (报告日期: 2021-05-31), 10-K (报告日期: 2020-05-31), 10-K (报告日期: 2019-05-31), 10-K (报告日期: 2018-05-31), 10-K (报告日期: 2017-05-31), 10-K (报告日期: 2016-05-31), 10-K (报告日期: 2015-05-31), 10-K (报告日期: 2014-05-31), 10-K (报告日期: 2013-05-31), 10-K (报告日期: 2012-05-31), 10-K (报告日期: 2011-05-31), 10-K (报告日期: 2010-05-31), 10-K (报告日期: 2009-05-31), 10-K (报告日期: 2008-05-31), 10-K (报告日期: 2007-05-31), 10-K (报告日期: 2006-05-31), 10-K (报告日期: 2005-05-31).
以下为对给定年度数据的趋势性分析与洞见。数据以百万单位呈现,时间点为每年的5月31日,包含收入与净收入两项指标。整体观察显示收入水平在长期内稳步提升,但净收入的波动性显著,且在个别年份出现明显的异常波动,对利润质量的体现具有重要影响。
- 收入趋势分析
-
在2005年至2019年间,收入呈持续上升态势,年间增速多有波动但方向性明显。2005年到2008年,收入由约13740增至18627,呈较为稳定的上升;2009年小幅放缓后,2010年短暂回落,但2011年至2014年再次强劲扩张,至2014年接近27800,2015年至2019年维持较高水平,2019年达到约39117,显示在这一阶段市场覆盖与销售规模持续扩大。
2020年受到外部冲击,收入出现明显下降至约37403,随后2021年前后进入强劲反弹期,2021年起收入快速上涨,2021年至2024年连续突破约44538、46710、51217、51362的水平,呈现显著的复苏与扩张态势。2025年再度回落,收入约为46309,较2024年略有下降,呈现增速放缓或承压的迹象。
- 净收入趋势分析
-
净收入在该周期内波动性显著,且存在若干阶段性峰值与低谷。2005至2008年,净收入由约1212增至1883,增速相对稳健;2009年回落、2010年与2011年呈回升态势,至2013年达到约2485,随后2014年出现较大下滑至2693,2015年至2017年再次显著抬升,2017年净收入达到约4240的高点。
2018年净收入出现剧烈回落,降至约1933,随后2019年回升至约4029,2020年再度回落至约2539;2021年出现明显跃升,达到约5727,随后2022年维持高位至6046,2023年回落至约5070,2024年略有回升至约5700,2025年再度大幅下降至约3219。
- 利润率与波动性分析
- 净利润率水平在长期内大致维持在约5%至13%之间,呈现出周期性波动。若以年份横向对比,2005年至2017年间净利润率多位于约8%至12%的区间,2017年达到较高水平(约12.3%),2018年受利润压缩影响迅速回落到约5.3%,随后在2019年至2021年间回升,2021年和2022年维持在约12%附近,2023年略降至约9.9%,2024年再度回升至约11.1%,2025年回落至约7.0%左右。上述区间波动反映出利润质量对成本结构、单季或单年的特殊事项以及周期性市场因素的敏感性。
- 关键年份观察与潜在驱动因素
- 2008–2009年间的收入同比增速放缓与净收入的波动,或与市场环境及成本结构的短期调整相关;2014年净收入显著低于前一年,尽管收入继续增长,提示成本、任一性费用或一次性事项对利润产生较大负面影响;2017年净收入达到相对高点,随后2018年迅速回落,可能指向成本结构或一次性事项的变化对利润率造成冲击。2020年疫情冲击对收入与净收入均造成明显压力,随后2021年至2022年出现强劲复苏,净收入与收入同步显著提升,显示需求恢复与运营效率改善并行驱动。2023年至2025年的走势显示利润率与绝对净利润均呈波动性回归的态势,2025年净利润明显回落,提示利润质量在后周期可能承受更高的波动与不确定性。
- 总体结论与洞见
- 该数据集揭示的核心趋势是:收入在长期内持续扩大,受周期性因素影响,年度波动较大;净收入则呈现更高的波动性,且在个别年份出现明显的异常变动,导致利润质量波动显著。疫情及后续复苏阶段对利润率与净利润水平产生了深远影响,2021年至2022年的强劲增长阶段显示出需求与盈利能力之间的高度正相关,但随后2023–2025年的波动提示成本控制、市场环境变化及定价/产品组合等因素对利润的敏感性在继续存在。对未来的分析与预测应重点关注成本结构的稳定性、利润率的可持续性以及对极端事件的抵御能力,以更准确地评估收入增速与净利润回归趋势之间的关系。
资产负债表:资产
流动资产 | 总资产 | |
---|---|---|
2025年5月31日 | 23,362) | 36,579) |
2024年5月31日 | 25,382) | 38,110) |
2023年5月31日 | 25,202) | 37,531) |
2022年5月31日 | 28,213) | 40,321) |
2021年5月31日 | 26,291) | 37,740) |
2020年5月31日 | 20,556) | 31,342) |
2019年5月31日 | 16,525) | 23,717) |
2018年5月31日 | 15,134) | 22,536) |
2017年5月31日 | 16,061) | 23,259) |
2016年5月31日 | 15,025) | 21,396) |
2015年5月31日 | 15,976) | 21,600) |
2014年5月31日 | 13,696) | 18,594) |
2013年5月31日 | 13,626) | 17,584) |
2012年5月31日 | 11,531) | 15,465) |
2011年5月31日 | 11,297) | 14,998) |
2010年5月31日 | 10,959) | 14,419) |
2009年5月31日 | 9,734) | 13,250) |
2008年5月31日 | 8,839) | 12,443) |
2007年5月31日 | 8,077) | 10,688) |
2006年5月31日 | 7,359) | 9,870) |
2005年5月31日 | 6,351) | 8,794) |
根据报告: 10-K (报告日期: 2025-05-31), 10-K (报告日期: 2024-05-31), 10-K (报告日期: 2023-05-31), 10-K (报告日期: 2022-05-31), 10-K (报告日期: 2021-05-31), 10-K (报告日期: 2020-05-31), 10-K (报告日期: 2019-05-31), 10-K (报告日期: 2018-05-31), 10-K (报告日期: 2017-05-31), 10-K (报告日期: 2016-05-31), 10-K (报告日期: 2015-05-31), 10-K (报告日期: 2014-05-31), 10-K (报告日期: 2013-05-31), 10-K (报告日期: 2012-05-31), 10-K (报告日期: 2011-05-31), 10-K (报告日期: 2010-05-31), 10-K (报告日期: 2009-05-31), 10-K (报告日期: 2008-05-31), 10-K (报告日期: 2007-05-31), 10-K (报告日期: 2006-05-31), 10-K (报告日期: 2005-05-31).
- 流动资产(单位:以百万计)
-
该指标自2005年至2015年前后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2005年为6351,2010年接近1万,2011年和2012年略有增幅,2013年进一步增至13626,2015年达到15976,显示出营运资金规模在此阶段稳步扩大并伴随业务规模提升的需求。
2016年起,增速显著加快,2016年上升至15025,2017年继续攀升至16061,2018年达到较高水平15134,2019年再度提升至16525,2020年出现明显跃升至20556,2021年达到峰值26291,随后在2022年再创高位28213,2023年回落至25202,2024年略增至25382,2025年再度回落至23362。上述区间的波动性较大,尤其是2019–2022年间的快速上升和随后的回落,体现出流动资产受经营现金流、应收款项及库存管理等因素的共同影响。
综合观察,在长期趋势上,流动资产总体呈现增长的基调,但在近几年的波动性显著增加,可能与周期性销售波动、库存水平调整及阶段性现金配置策略有关。若以2025年的水平与2005年相比进行对比,整体规模仍实现了显著扩张,显示营运资本规模在较长周期内持续扩大。
- 总资产(单位:以百万计)
-
总资产自2005年起呈现持续增长,2005年为8794,2015年达到21600,期间增速总体平稳,2016年略降至21396,随后2017年回升至23259,2018年小幅回落至22536,2019年再度上升至23717,2020年显著放大至31342,2021年继续上行至37740,2022年提升至40321,2023年回落至37531,2024年进一步回落至38110,2025年回落至36579。
总体来看,总资产在2020–2022年迎来明显的再扩张,构成阶段性高点,显示出在较长周期内资产基础的结构性扩大;但2023–2025年出现回落迹象,增速从高位回落,水平虽仍高于2005年的水平,但趋势性放缓,暗示在核心资产增值与负债协同调整方面进入更高波动性和不确定性阶段。
资产负债表:负债和股东权益
流动负债 | 总债务 | 股东权益 | |
---|---|---|---|
2025年5月31日 | 10,566) | 7,966) | 13,213) |
2024年5月31日 | 10,593) | 8,909) | 14,430) |
2023年5月31日 | 9,256) | 8,933) | 14,004) |
2022年5月31日 | 10,730) | 9,430) | 15,281) |
2021年5月31日 | 9,674) | 9,415) | 12,767) |
2020年5月31日 | 8,284) | 9,657) | 8,055) |
2019年5月31日 | 7,866) | 3,479) | 9,040) |
2018年5月31日 | 6,040) | 3,810) | 9,812) |
2017年5月31日 | 5,474) | 3,802) | 12,407) |
2016年5月31日 | 5,358) | 2,055) | 12,258) |
2015年5月31日 | 6,334) | 1,260) | 12,707) |
2014年5月31日 | 5,027) | 1,373) | 10,824) |
2013年5月31日 | 3,926) | 1,388) | 11,156) |
2012年5月31日 | 3,865) | 385) | 10,381) |
2011年5月31日 | 3,958) | 663) | 9,843) |
2010年5月31日 | 3,364) | 592) | 9,754) |
2009年5月31日 | 3,277) | 812) | 8,693) |
2008年5月31日 | 3,322) | 625) | 7,825) |
2007年5月31日 | 2,584) | 541) | 7,025) |
2006年5月31日 | 2,623) | 709) | 6,285) |
2005年5月31日 | 1,999) | 763) | 5,644) |
根据报告: 10-K (报告日期: 2025-05-31), 10-K (报告日期: 2024-05-31), 10-K (报告日期: 2023-05-31), 10-K (报告日期: 2022-05-31), 10-K (报告日期: 2021-05-31), 10-K (报告日期: 2020-05-31), 10-K (报告日期: 2019-05-31), 10-K (报告日期: 2018-05-31), 10-K (报告日期: 2017-05-31), 10-K (报告日期: 2016-05-31), 10-K (报告日期: 2015-05-31), 10-K (报告日期: 2014-05-31), 10-K (报告日期: 2013-05-31), 10-K (报告日期: 2012-05-31), 10-K (报告日期: 2011-05-31), 10-K (报告日期: 2010-05-31), 10-K (报告日期: 2009-05-31), 10-K (报告日期: 2008-05-31), 10-K (报告日期: 2007-05-31), 10-K (报告日期: 2006-05-31), 10-K (报告日期: 2005-05-31).
以下分析基于给定的年度序列,对三项核心会计指标的趋势、波动与结构性变化进行系统解读,聚焦流动负债、总债务及股东权益之间的关系及演变路径。单位为百万,覆盖2005年到2025年5月31日的年度数据。分析遵循客观、中立口吻,不对外部因素作出假设。
- 流动负债趋势
- 在给定期内,流动负债数值呈增多-波动的特征。2005年为约1999,与随后几年相比处于较低水平;2008-2010年间波动加剧,2014年显著跃升至约5027,2015年达到约6334,随后出现回落(2016年约5358、2017年约5474),但总体仍高于初始水平。2018-2022年间持续攀升,2018年约6040、2019年约7866、2020年约8284、2021年约9674、2022年约10730,达到阶段性高点。随后2023年回落至约9256,2024年再度上升至约10593,2025年约10566,整体呈现上升主趋势但伴随明显波动。以数字序列来看,若以2005年与2025年相比,水平约从2千出头提高到约1.06万,增幅显著。就短期波动性而言,2021-2022年的快速上升和2023年的回落尤为突出。此外,2020年前后波动范围显著增大,显示短期偿债压力与应付科目结构可能发生较大变化。
- 总债务趋势
- 总债务水平在早期呈低位并波动较小:2005年约763、2006年709、2007年541、2008年625、2009年812、2010年592、2011年663、2012年385。自2013年起,出现显著抬升,2013年约1388、2014年约1373、2015年约1260、2016年约2055、2017年约3802、2018年约3810、2019年约3479。2020年出现剧增,达到约9657,随后2021年约9415、2022年约9430、2023年约8933、2024年约8909,2025年约7966,呈现出疫情期后高位的逐步回落态势但仍高于2010年前的水平。就债务与权益的关系而言,2020年前后总债务快速上升,相对于历史水平显著提高。若以股东权益口径进行简单对比,2005年约0.14,2012年约0.04,2019年约0.38,2020年约1.20,2021年约0.74,2022年约0.62,2023-2025年约在0.60-0.64区间。
- 股东权益趋势
- 股东权益呈现长期上升的基调。2005年约5644,2006年6285,2007年7025,2008年7825,2009年8693,2010年9754,2011年9843,2012年10381,2013年11156,2014年略降至10824,2015年显著上升至12707,2016年小幅回落至12258,2017年回升至12407,2018年下降至9812,2019年下降至9040,2020年降至8055。随后2021年大幅跃升至约12767,2022年达到约15281,2023年略降至约14004,2024年再次上升至约14430,2025年略降至约13213。该指标在2021-2022年间创下新高,随后经历适度回落,但始终保持较高水平,较2005年的基准水平显著提升。
- 综合观察与洞见
- 三项指标共同呈现出前后期结构性变化的特征。首先,流动负债和总债务在2020年前后出现放大,其中总债务在2020年达到历史高点,流动负债也随之走高,表明短期偿债与资金周转压力在该阶段有所上升。其次,股东权益在2013-2015年间持续扩张,随后2018-2020年间出现回落,但在2021-2022年快速回升并创下新高,显示利润留存与资本结构在此时段得到显著改善。再次,债务与权益的相对规模在2020年前后发生了明显变化,2020年债务/权益比率达到较高水平,随后回落至约0.6-0.7区间,显示债务水平虽仍高企,但与权益的关系在2021-2025年期间趋于稳定。最后,三项指标的波动都呈现出对外部环境或内部资本配置变动的敏感性特征,尤其是在金融市场波动或疫情相关冲击时期,债务与流动性结构的调整对整体资本结构产生了持续影响。
现金流量表
截至12个月 | 运营提供现金 | 投资活动提供的现金(已使用) | 筹资活动提供(使用)的现金 |
---|---|---|---|
2025年5月31日 | 3,698) | (275) | (5,820) |
2024年5月31日 | 7,429) | 894) | (5,888) |
2023年5月31日 | 5,841) | 564) | (7,447) |
2022年5月31日 | 5,188) | (1,524) | (4,836) |
2021年5月31日 | 6,657) | (3,800) | (1,459) |
2020年5月31日 | 2,485) | (1,028) | 2,491) |
2019年5月31日 | 5,903) | (264) | (5,293) |
2018年5月31日 | 4,955) | 276) | (4,835) |
2017年5月31日 | 3,640) | (1,008) | (1,942) |
2016年5月31日 | 3,096) | (1,034) | (2,671) |
2015年5月31日 | 4,680) | (175) | (2,790) |
2014年5月31日 | 3,003) | (1,207) | (2,914) |
2013年5月31日 | 3,027) | (1,067) | (1,040) |
2012年5月31日 | 1,899) | 514) | (2,118) |
2011年5月31日 | 1,812) | (1,021) | (1,972) |
2010年5月31日 | 3,164) | (1,268) | (1,061) |
2009年5月31日 | 1,736) | (798) | (734) |
2008年5月31日 | 1,936) | (414) | (1,226) |
2007年5月31日 | 1,879) | 93) | (1,112) |
2006年5月31日 | 1,668) | (1,277) | (851) |
2005年5月31日 | 1,571) | (360) | (657) |
根据报告: 10-K (报告日期: 2025-05-31), 10-K (报告日期: 2024-05-31), 10-K (报告日期: 2023-05-31), 10-K (报告日期: 2022-05-31), 10-K (报告日期: 2021-05-31), 10-K (报告日期: 2020-05-31), 10-K (报告日期: 2019-05-31), 10-K (报告日期: 2018-05-31), 10-K (报告日期: 2017-05-31), 10-K (报告日期: 2016-05-31), 10-K (报告日期: 2015-05-31), 10-K (报告日期: 2014-05-31), 10-K (报告日期: 2013-05-31), 10-K (报告日期: 2012-05-31), 10-K (报告日期: 2011-05-31), 10-K (报告日期: 2010-05-31), 10-K (报告日期: 2009-05-31), 10-K (报告日期: 2008-05-31), 10-K (报告日期: 2007-05-31), 10-K (报告日期: 2006-05-31), 10-K (报告日期: 2005-05-31).
- 趋势要点
-
分析期内,三类现金流呈现明晰的结构性差异。运营现金流长期为正且呈现阶段性上行的趋势,伴随若干波动点,疫情前后和2021年间波动尤为显著;投资活动现金流总体为净流出,显示资本性支出和资产投资的持续性,个别年份出现短暂的投资净流入;筹资活动现金流大多为净流出,反映分红、回购及偿债等资金外流的持续性,但在2020年出现明显融资净流入,随后转为净流出。整体来看,年度净现金流在多数年份为正,但也存在若干阶段性净流出,呈现出周期性资金配置的特征。
从年份分布看,净现金流为正的年份多集中在2005、2007-2010、2012-2015、2017-2019、2020、2021以及2024年;净现金流为负的年份则分布于2006、2011、2014、2016以及2022-2023、2025年。总体而言,疫情期后的2020年和2024年显示出强劲的经营性现金流支持,并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投资与筹资端的压力。上述模式提示,在经营端的现金创造能力较强的前提下,资本性支出与融资安排在不同周期具有较高的波动性。单位为百万计的数值可用于细化对现金余额及偿付能力的推演。
- 运营现金流(Operating cash flow)趋势
-
运营现金流自2005年的约1571提升至2009年的波动区间,2010年显著上升至3164,随后2011年短期回落至1812、2012年回升至1899,2013年再度显著提升至3027,2014年保持高位(约3003)。2015年达到阶段性高点4680,随后2016年回落至3096、2017年为3640、2018年再次上升至4955、2019年进一步走高至5903,2020年因外部环境出现下降至2485。2021年出现显著反弹,达到6657,随后2022年回落至5188、2023年再度提升至5841、2024年达到历史高点7429,2025年回落至3698。
总体看,运营现金流呈现长期上行趋势,但在2009-2011、2014-2016以及2020年前后有明显波动,疫情期的短期波动尤为突出。2021年的高位与2024年的新高点显示经营端在周期性波动中具备较强的创造现金能力,支撑随后的资本性支出与融资安排。
- 投资活动提供的现金(Investing cash flows)趋势
-
投资活动现金流以净流出为主,呈现持续性的资本性支出压力。2005年到2009年间多为负值,2007年短暂实现正向93,2012年出现正向514,2018年再现正向276,2023年正向564,2024年正向894,表明在部分年份存在资产处置或投资回收带来现金回流。其他年份多为负值,2010年-1268、2011年-1021、2013年-1067、2014年-1207、2015年-175、2016年-1034、2017年-1008、2019年-264、2020年-1028、2021年-3800、2022年-1524、2025年-275等。
2021年的投资现金流净额显著走弱,达到-3800,成为观测期内的显著异常点,表明在该年度进行大额资产购买或并购等资本性支出。整体来看,投资端的现金流出规模与企业资产配置策略高度相关,且在疫情后期及2021年前后呈现出较高的波动性。
- 筹资活动提供(使用)的现金(Financing cash flows)趋势
-
筹资现金流在大多数年份呈现净流出,范围多在-600至-7000之间,体现股利、回购、债务偿还等资金出流的持续性。2005-2019年间依次出现较高的负值,年度如-657、-851、-1112、-1226、-734、-1061、-1972、-2118、-1040、-2914、-2790、-2671、-1942、-4835、-5293等,显示在这些时期企业通过筹资活动实现资金的外流以支持资本结构调整和股东回报。2020年出现异常正向融资净流入,达到2491,可能与新增融资或债务发行相关以缓解流动性压力。2021年-1459、2022年-4836、2023年-7447、2024年-5888、2025年-5820继续表现出较强的资金外流压力,反映持续的股利/回购与偿债需求。
总体上,筹资端的净现金流在大多数年份为负,显示对外部资金的净需求持续存在;2020年的短暂转为融资净流入,揭示在宏观环境变化下的资金获取策略调整。
- 年度净现金流与周期性洞察
-
按年度净现金流(运营、投资、筹资三项综合)来看,2005年净现金流约为+554;2006年为-460;2007年为+860;2008年为+296;2009年为+204;2010年为+835;2011年为-1181;2012年为+295;2013年为+920;2014年为-1118;2015年为+1715;2016年为-609;2017年为+690;2018年为+396;2019年为+346;2020年为+3948;2021年为+1398;2022年为-1172;2023年为-1042;2024年为+2435;2025年为-2397。可见正负交替的周期在分析期内较为明显,正向年份在2010年代末至2020年代初较为集中,且2020、2021及2024年的净现金流显著为正或强劲,显示经营端现金创造能力在这些时期处于相对高位。负向年份主要集中在2011、2014、2016、2022、2023、2025等,往往与投资端和筹资端的高强度支出相叠加。
从结构性角度看,运营现金流的波动对净现金流的驱动作用最为稳定且显著,而投资活动多为现金流出,对净现金流的压制在大多数年份存在,但在少数年份出现投资净流入,可能来自资产处置或回收。筹资活动的净流出在大部分时期成为净现金流下降的主导因素,2020年的融资净流入则显示在极端市场环境下资金获取渠道的可用性。综合来看,该分析期呈现出以经营性现金流为核心的现金创造能力,同时受资本性投入和融资安排的周期性冲击。
每股数据
截至12个月 | 基本每股收益1 | 稀释每股收益2 | 每股股息3 |
---|---|---|---|
2025年5月31日 | 2.17 | 2.16 | 1.57 |
2024年5月31日 | 3.76 | 3.73 | 1.45 |
2023年5月31日 | 3.27 | 3.23 | 1.33 |
2022年5月31日 | 3.83 | 3.75 | 1.19 |
2021年5月31日 | 3.64 | 3.56 | 1.07 |
2020年5月31日 | 1.63 | 1.60 | 0.96 |
2019年5月31日 | 2.55 | 2.49 | 0.86 |
2018年5月31日 | 1.19 | 1.17 | 0.78 |
2017年5月31日 | 2.56 | 2.51 | 0.70 |
2016年5月31日 | 2.21 | 2.16 | 0.62 |
2015年5月31日 | 1.90 | 1.85 | 0.54 |
2014年5月31日 | 1.53 | 1.49 | 0.47 |
2013年5月31日 | 1.39 | 1.36 | 0.41 |
2012年5月31日 | 1.21 | 1.19 | 0.35 |
2011年5月31日 | 1.12 | 1.10 | 0.30 |
2010年5月31日 | 0.99 | 0.97 | 0.27 |
2009年5月31日 | 0.77 | 0.76 | 0.25 |
2008年5月31日 | 0.95 | 0.94 | 0.22 |
2007年5月31日 | 0.74 | 0.74 | 0.18 |
2006年5月31日 | 0.68 | 0.66 | 0.15 |
2005年5月31日 | 0.58 | 0.56 | 0.12 |
根据报告: 10-K (报告日期: 2025-05-31), 10-K (报告日期: 2024-05-31), 10-K (报告日期: 2023-05-31), 10-K (报告日期: 2022-05-31), 10-K (报告日期: 2021-05-31), 10-K (报告日期: 2020-05-31), 10-K (报告日期: 2019-05-31), 10-K (报告日期: 2018-05-31), 10-K (报告日期: 2017-05-31), 10-K (报告日期: 2016-05-31), 10-K (报告日期: 2015-05-31), 10-K (报告日期: 2014-05-31), 10-K (报告日期: 2013-05-31), 10-K (报告日期: 2012-05-31), 10-K (报告日期: 2011-05-31), 10-K (报告日期: 2010-05-31), 10-K (报告日期: 2009-05-31), 10-K (报告日期: 2008-05-31), 10-K (报告日期: 2007-05-31), 10-K (报告日期: 2006-05-31), 10-K (报告日期: 2005-05-31).
1, 2, 3 根据拆分和股票股息调整的数据。
- 总体观察与趋势要点
- 该数据序列覆盖2005年至2025年的三项关键财务指标。基本每股收益在2005年为0.58美元,2017年达到2.56美元的峰值,随后在2018年显著下滑至1.19美元,2019年回升至2.55美元,2020年再度下降至1.63美元,2021年大幅跃升至3.64美元并在2022年达到3.83美元的高点,之后2023年回落至3.27美元,2024年再度上升至3.76美元,2025年下降至2.17美元。稀释每股收益的路径与基本EPS高度一致,起始于0.56美元,2017年达2.51美元,2018年降至1.17美元,2019年回升至2.49美元,2020年降至1.60美元,2021年跃升至3.56美元,2022年达到3.75美元,2023年为3.23美元,2024年为3.73美元,2025年为2.16美元。每股股息呈现稳定的年度增长,从2005年的0.12美元逐年提升至2025年的1.57美元,期间几乎持续实现正向增量且总体趋势平稳向上。总体特征是长期向上的趋势伴随若干阶段性的波动,且股息回报政策表现出较强的持续性。
- 基本每股收益(EPS,基本)趋势分析
- 在2005至2017年之间,基本EPS从0.58美元稳步攀升至2.56美元,显示出较强的盈利扩张动力,且2015至2017年间的增速显著。2018年出现显著下行,降至1.19美元,随后2019年回升至2.55美元,2020年略降至1.63美元,2021年显著跃升至3.64美元并在2022年达到3.83美元的高位,2023年小幅回落至3.27美元,2024年再度攀升至3.76美元,2025年降至2.17美元。该序列的波动集中在2018、2020和2021–2022年阶段,短期冲击对利润水平产生明显影响,但长期趋势仍然向上。
- 稀释每股收益(EPS,稀释)趋势分析
- 稀释EPS的路径与基本EPS高度一致,2005年至2017年从0.56美元增至2.51美元,2018年降至1.17美元,2019年回升至2.49美元,2020年降至1.60美元,2021年跃升至3.56美元,2022年达到3.75美元,2023年回落至3.23美元,2024年提升至3.73美元,2025年降至2.16美元。两项指标的差额通常维持在较小的水平(大多在0.01–0.08美元之间),显示扣除潜在摊薄后的EPS对基本EPS的影响相对有限,摊薄效应在总体趋势中并非驱动性因素。
- 每股股息趋势分析
- 股息呈现稳定的年度增长路径,2005年为0.12美元,逐年提升至2025年的1.57美元。增量多在0.03至0.12美元之间,且未出现年度负增长,长期体现出对股东回报的持续承诺与稳定现金分配政策。在利润波动较大的年份,股息的持续增长态势依然成立,显示出良好的现金流覆盖和对股东回报的优先级安排。
- 综合洞见与未来关注点
- 综合观察显示,基本与稀释EPS的长期趋势高度相关,短期波动主要集中在2018年和2020年及其后续2021–2022年阶段,提示利润水平在外部环境或内部结构性因素影响下存在阶段性冲击。股息的持续稳健增长与EPS的长期上行相对独立,表明现金流质量和资本回报政策在波动期具备一定缓冲作用。若结合其他信息进行更深入分析,未来需要关注利润率波动的驱动因素(如成本结构、价格波动、汇率等)、自由现金流的变化以及分红政策的可持续性与潜在的资本配置调整。对管理层与投资者沟通的要点在于强调股息增长的长期性与EPS波动的可控性,以及在不同经营情境下对现金流与分红能力的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