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可以分解为现金和权责发生制。研究发现,权责发生制成分(合计应计)的持久性低于现金成分,因此:(1)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权责发生制成分较高的收益比权责发生制成分较小的收益的持久性较差;(2)收益的现金部分在评估公司业绩时应获得更高的权重。
基于资产负债表的应计比率
2023年12月31日 | 2022年12月31日 | 2021年12月31日 | 2020年12月31日 | 2019年12月31日 | ||
---|---|---|---|---|---|---|
经营性资产 | ||||||
总资产 | 28,500) | 29,499) | 30,154) | 30,775) | 28,898) | |
少: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 1,779) | 1,671) | 2,148) | 2,672) | 2,434) | |
经营性资产 | 26,721) | 27,828) | 28,006) | 28,103) | 26,464) | |
经营负债 | ||||||
负债合计 | 16,632) | 17,224) | 17,609) | 17,327) | 15,901) | |
少: 长期债务和短期借款的流动部分 | 320) | 224) | 55) | 156) | 11) | |
少: 长期债务,不包括流动部分 | 7,206) | 6,687) | 6,989) | 7,816) | 7,729) | |
经营负债 | 9,106) | 10,313) | 10,565) | 9,355) | 8,161) | |
净营业资产1 | 17,615) | 17,515) | 17,441) | 18,748) | 18,303) | |
基于资产负债表的应计项目合计2 | 100) | 74) | (1,307) | 445) | —) | |
财务比率 | ||||||
基于资产负债表的应计比率3 | 0.57% | 0.42% | -7.22% | 2.40% | — | |
基准 | ||||||
基于资产负债表的应计比率竞争 对手4 | ||||||
Apple Inc. | -9.04% | -2.12% | 36.09% | -11.31% | — | |
Arista Networks Inc. | 17.14% | 106.22% | 24.14% | — | — | |
Cisco Systems Inc. | -12.09% | 5.96% | 20.24% | — | — | |
Dell Technologies Inc. | 12.16% | -89.81% | -10.71% | — | — | |
Super Micro Computer Inc. | 3.74% | 58.35% | 8.42% | — | — | |
基于资产负债表的应计比率扇形 | ||||||
技术硬件和设备 | -6.96% | -13.35% | 22.01% | 200.00% | — | |
基于资产负债表的应计比率工业 | ||||||
信息技术 | 8.96% | 18.12% | 19.22% | 200.00% | — |
根据报告: 10-K (报告日期: 2023-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2-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1-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0-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9-12-31).
1 2023 计算
净营业资产 = 经营性资产 – 经营负债
= 26,721 – 9,106 = 17,615
2 2023 计算
基于资产负债表的应计项目合计 = 净营业资产2023 – 净营业资产2022
= 17,615 – 17,515 = 100
3 2023 计算
基于资产负债表的应计比率 = 100 × 基于资产负债表的应计项目合计 ÷ 平均营业资产净额
= 100 × 100 ÷ [(17,615 + 17,515) ÷ 2] = 0.57%
4 点击竞争对手名称查看计算结果。
以下是对一组年度财务数据的分析报告。
- 净营业资产
- 数据显示,净营业资产在2020年至2023年期间呈现出相对稳定的趋势。从2020年的18748百万单位开始,在2021年略有下降至17441百万单位。随后,在2022年小幅回升至17515百万单位,并在2023年进一步增长至17615百万单位。总体而言,净营业资产的变动幅度较小,表明公司资产负债表中的核心运营资产保持了相对稳定。
- 基于资产负债表的应计总计项目
- 基于资产负债表的应计总计项目在各年度间波动较大。2020年为445百万单位,2021年出现显著下降,变为-1307百万单位。2022年该项目大幅反弹至74百万单位,并在2023年进一步增长至100百万单位。这种波动可能反映了公司应计收入和费用的变化,以及对未来现金流的预期。负值表明在特定年份,应计费用超过了应计收入。
- 基于资产负债表的应计比率
- 基于资产负债表的应计比率与应计总计项目呈现出相似的趋势。2020年为2.4%,2021年大幅下降至-7.22%,随后在2022年回升至0.42%,并在2023年进一步增长至0.57%。该比率的波动与净营业资产的规模相关,并反映了公司会计处理对盈利的影响。2021年的负值表明,应计费用对公司盈利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
综合来看,净营业资产的稳定性和应计项目的波动性共同构成了公司财务状况的特征。应计项目的显著变化值得进一步关注,以了解其对公司盈利能力和现金流的影响。
基于现金流量表的应计比率
2023年12月31日 | 2022年12月31日 | 2021年12月31日 | 2020年12月31日 | 2019年12月31日 | ||
---|---|---|---|---|---|---|
归属于康宁公司的净利润 | 581) | 1,316) | 1,906) | 512) | 960) | |
少: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 | 2,005) | 2,615) | 3,412) | 2,180) | 2,031) | |
少: 投资活动中使用的现金净额 | (1,000) | (1,355) | (1,419) | (1,310) | (1,891) | |
基于现金流量表的应计项目合计 | (424) | 56) | (87) | (358) | 820) | |
财务比率 | ||||||
基于现金流量表的应计比率1 | -2.41% | 0.32% | -0.48% | -1.93% | — | |
基准 | ||||||
基于现金流量表的应计比率竞争 对手2 | ||||||
Apple Inc. | -14.62% | 0.00% | 4.86% | -20.46% | — | |
Arista Networks Inc. | 36.37% | 52.90% | 147.50% | — | — | |
Cisco Systems Inc. | -7.65% | -10.18% | 1.64% | — | — | |
Dell Technologies Inc. | 11.23% | -20.97% | -17.42% | — | — | |
Super Micro Computer Inc. | 0.89% | 56.84% | 5.08% | — | — | |
基于现金流量表的应计比率扇形 | ||||||
技术硬件和设备 | -10.03% | -4.10% | -0.72% | -32.83% | — | |
基于现金流量表的应计比率工业 | ||||||
信息技术 | 1.47% | 2.92% | 8.65% | -15.21% | — |
根据报告: 10-K (报告日期: 2023-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2-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1-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0-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9-12-31).
1 2023 计算
基于现金流量表的应计比率 = 100 × 基于现金流量表的应计项目合计 ÷ 平均营业资产净额
= 100 × -424 ÷ [(17,615 + 17,515) ÷ 2] = -2.41%
2 点击竞争对手名称查看计算结果。
以下是对一组年度财务数据的分析报告。
- 净营业资产
- 数据显示,净营业资产在2020年至2023年期间呈现出相对稳定的趋势。从2020年的18748百万单位下降至2021年的17441百万单位,随后在2022年略有回升至17515百万单位,并在2023年进一步增加至17615百万单位。总体而言,四年期间的变动幅度较小,表明公司在资产管理方面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 基于现金流量表的应计总计
- 基于现金流量表的应计总计在各年度间波动较大。2020年为-358百万单位,2021年显著改善至-87百万单位,2022年进一步转正至56百万单位。然而,2023年再次出现负值,降至-424百万单位。这种波动表明公司应计项目对现金流量的影响在不同年份存在显著差异,可能受到收入确认、费用递延等因素的影响。
- 基于现金流量表的应计比率
- 应计比率与应计总计的变化趋势一致。2020年为-1.93%,2021年改善至-0.48%,2022年进一步提升至0.32%。然而,2023年大幅下降至-2.41%。该比率的波动反映了公司盈利质量的变化。负值表明应计项目对利润产生负面影响,而正值则表明应计项目对利润产生正面影响。2023年的显著下降值得关注,可能需要进一步分析以确定其根本原因。
综合来看,净营业资产的稳定性和应计项目的大幅波动形成对比。应计比率的显著变化表明公司盈利质量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需要持续关注其对未来财务表现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