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费用户专区
免费试用
本周免费提供General Mills Inc.页面:
数据隐藏在后面: 。
这是一次性付款。没有自动续订。
我们接受:
损益表
截至12个月 | 净销售额 | 营业利润 | 归属于通用磨坊的净收益 |
---|---|---|---|
2019年5月26日 | |||
2018年5月27日 | |||
2017年5月28日 | |||
2016年5月29日 | |||
2015年5月31日 | |||
2014年5月25日 | |||
2013年5月26日 | |||
2012年5月27日 | |||
2011年5月29日 | |||
2010年5月30日 | |||
2009年5月31日 | |||
2008年5月25日 | |||
2007年5月27日 | |||
2006年5月28日 | |||
2005年5月29日 |
根据报告: 10-K (报告日期: 2019-05-26), 10-K (报告日期: 2018-05-27), 10-K (报告日期: 2017-05-28), 10-K (报告日期: 2016-05-29), 10-K (报告日期: 2015-05-31), 10-K (报告日期: 2014-05-25), 10-K (报告日期: 2013-05-26), 10-K (报告日期: 2012-05-27), 10-K (报告日期: 2011-05-29), 10-K (报告日期: 2010-05-30), 10-K (报告日期: 2009-05-31), 10-K (报告日期: 2008-05-25), 10-K (报告日期: 2007-05-27), 10-K (报告日期: 2006-05-28), 10-K (报告日期: 2005-05-29).
以下分析基于提供的年度数据,单位为千美元,覆盖 2005 年至 2019 年的三个关键指标:净销售额、营业利润,以及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收益。数据呈现出明显的波动性与阶段性趋势,便于判断利润链条在不同年份的驱动因素与盈利质量的变化特征。
- 净销售额趋势
- 净销售额在2005年至2013年期间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年度数据由 11,244,000 增长至 17,774,100,期间累计增幅显著,且2008年至2010年间增速较为明显,显示在此阶段市场需求与销售规模稳步扩张。2014年达到大致高位 17,910,000,随后进入2015年至2017年的阶段性回落,年度数值降至约 15,619,000–16,563,000 的区间,显示收入增速放缓甚至短期退潮。2018年小幅回升至约 15,740,000,2019年进一步回升至 16,865,200,表明在经历前几年的波动后,净销售额呈现一定程度的修复与再度扩大,但水平仍未达到2013年前后的高点。
- 营业利润趋势
- 营业利润在2005年至2011年间总体呈上行趋势,2005年的 2,270,000 增至 2,774,500(2011年),期间波动较小但整体向上,显示收入增长和成本控制带来利润水平的提升。2012年略有回落至 2,562,400,随后2013年再度显著上升至 2,851,800,2014年达到高位 2,957,400,显示利润率在这一阶段得到改善。2015年出现较大回落,降至 2,077,300,随后2016年回升至 2,707,400,2017年略有回落至 2,566,400,2018年与2019年则维持在 2,500,000–2,520,000 的区间。总体看,利润水平经历了一个上升期、随后的波动修正,以及2015年的显著下滑后,进入2016年起的震荡态势,区间波动较大但未形成持续的单向趋势。与净销售额相比,利润率的波动幅度在特定年份(如2015年)尤为明显,提示成本结构或价格/项下成本的季节性与周期性冲击对利润的冲击较为明显。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收益趋势
- 净收益在2005年至2011年间呈现稳步上行,数值从 1,240,000 增至 1,798,300,随后2012年回落至 1,567,300,2013年再次提升至 1,855,200,2014年略降至 1,824,400。2015年出现较大下行,降至 1,221,300,这是一个显著的利润波动点。2016年快速反弹至 1,697,400,随后2017年略降至 1,658,000,2018年再度显著上升至 2,131,000,2019年回落至 1,752,700。总体而言,净收益呈现周期性的高低波动:早期保持稳健增长,2015年前后出现明显的利润挤压,随后2016年起出现反弹并在2018年达到相对高点,但2019年再度回落,显示盈利质量受外部因素和内部成本结构的共同影响而波动较大。若将净利润率与净销售额对比,净利润率在2015年前后明显承压,随后虽有修复,但2019年的水平仍未回到2011年前后的高位,需要关注成本控制与利润来源结构在未来年度的持续性。
资产负债表:资产
流动资产 | 总资产 | |
---|---|---|
2019年5月26日 | ||
2018年5月27日 | ||
2017年5月28日 | ||
2016年5月29日 | ||
2015年5月31日 | ||
2014年5月25日 | ||
2013年5月26日 | ||
2012年5月27日 | ||
2011年5月29日 | ||
2010年5月30日 | ||
2009年5月31日 | ||
2008年5月25日 | ||
2007年5月27日 | ||
2006年5月28日 | ||
2005年5月29日 |
根据报告: 10-K (报告日期: 2019-05-26), 10-K (报告日期: 2018-05-27), 10-K (报告日期: 2017-05-28), 10-K (报告日期: 2016-05-29), 10-K (报告日期: 2015-05-31), 10-K (报告日期: 2014-05-25), 10-K (报告日期: 2013-05-26), 10-K (报告日期: 2012-05-27), 10-K (报告日期: 2011-05-29), 10-K (报告日期: 2010-05-30), 10-K (报告日期: 2009-05-31), 10-K (报告日期: 2008-05-25), 10-K (报告日期: 2007-05-27), 10-K (报告日期: 2006-05-28), 10-K (报告日期: 2005-05-29).
本分析基于提供的两项资产数据序列,覆盖2005年至2019年的年度数据。以下从流动资产、总资产及其占比三个维度对趋势进行整理与解读,聚焦观察到的模式、波动及潜在原因所提示的洞见。
- 流动资产趋势概览
- 在单位为千美元的表示下,流动资产在2005年约3.055B,2006年上升至约3.176B,2007年回落至约3.055B,2008年显著上升至约3.620B,2009年继续上升至约3.536B,2010年略降至约3.480B,2011年达到约3.902B,随后2012年回落至约3.691B,2013年再创新高至约4.299B,2014年再升至约4.394B,2015年下降至约3.786B,2016年回升至约3.937B,2017年增至约4.061B,2018年提高至约4.124B,2019年小幅上升至约4.186B。
- 总资产趋势概览
- 总资产在2005年约18.066B,2006年微增至18.207B,2007年略降至18.184B,2008年提升至19.042B,2009下降至17.875B,2010略降至17.679B,2011回升至18.674B,2012实现显著跃升至21.097B,2013继续增至22.658B,2014增至23.146B,2015下降至21.965B,2016略降至21.713B,2017回升至21.813B,2018大幅跃升至30.624B,2019小幅回落至30.111B。
- 流动资产占总资产比率的变化
- 两项资产的比率随时间呈现波动,但总体呈现先升后稳的模式。2005年至2011年间,比率从约16.9%上升至约20.9%,显示流动资产在总资产结构中的相对权重有所提高。2012年回落至约17.5%,2013-2014年再次回升至约19.0%,随后至2015-2016年回落至约17.2%-18.1%区间,2017年约18.6%。2018年比率显著下降至约13.5%,2019年略微回升至约13.9%,这与总资产在2018年出现的巨额增长相比,流动资产的增速未能同步,导致流动资产在总资产中的占比下降。
- 数据完整性与缺口
- 数据序列在提供的时期内各项均有对应数值,未出现缺失值。
- 阶段性洞见与潜在含意
- - 数据呈现出在2012年至2014年间总资产显著增长的阶段,可能与重组、资本筹集或重大投资相关;随后2015-2016年总资产回落,显示出资产规模的波动性。
- - 2018年总资产的显著跃升,伴随流动资产未同比例扩大,导致流动资产占比明显下降。此现象可能指向一次或多次重大非流动资产投资、并购或资产重估。这类变动通常对资本结构、折旧摊销负担及未来现金流有重要影响。
- - 就短期流动性而言,虽然当前资产在绝对水平上呈现增长,但占比下降意味着在没有同步提升流动性管理的情况下,短期偿债能力的相对缓冲可能趋于减弱。
- 结论性要点
- 数据序列显示,两个资产子项在十多年期间经历了多轮波动与阶段性提升。总资产的总量趋势对经营规模和资本结构可能产生显著影响,而流动资产的相对比重在2018-2019年出现下滑,需要结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应收账款、存货及短期借款等字段进行进一步核对,以判断短期偿债能力与营运资本管理的综合态势。
资产负债表:负债和股东权益
流动负债 | 负债合计 | 应付票据和长期债务 | 股东权益 | |
---|---|---|---|---|
2019年5月26日 | ||||
2018年5月27日 | ||||
2017年5月28日 | ||||
2016年5月29日 | ||||
2015年5月31日 | ||||
2014年5月25日 | ||||
2013年5月26日 | ||||
2012年5月27日 | ||||
2011年5月29日 | ||||
2010年5月30日 | ||||
2009年5月31日 | ||||
2008年5月25日 | ||||
2007年5月27日 | ||||
2006年5月28日 | ||||
2005年5月29日 |
根据报告: 10-K (报告日期: 2019-05-26), 10-K (报告日期: 2018-05-27), 10-K (报告日期: 2017-05-28), 10-K (报告日期: 2016-05-29), 10-K (报告日期: 2015-05-31), 10-K (报告日期: 2014-05-25), 10-K (报告日期: 2013-05-26), 10-K (报告日期: 2012-05-27), 10-K (报告日期: 2011-05-29), 10-K (报告日期: 2010-05-30), 10-K (报告日期: 2009-05-31), 10-K (报告日期: 2008-05-25), 10-K (报告日期: 2007-05-27), 10-K (报告日期: 2006-05-28), 10-K (报告日期: 2005-05-29).
- 流动负债
- 该项在分析期内呈现显著波动,2005年至2006年间快速上升,随后在2007至2009年间持续回落,2009年达到阶段低点约360.6万美元(单位为千美元计),随后2010年至2012年间略有回升。2013至2014年再次上涨,进入2015至2017年间呈现波动性下降后回升至约53–54百万千美元的水平。2018年达到最高水平7,341,900,2019年略有回落至7,087,100。总体看,长期趋势显示流动负债的水平在后期明显高于期初,且波动幅度增大,2018年后尤为显著。
- 负债合计
- 总负债在2005年至2017年间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2005年为11,257,000,2017年约16,216,200,2018年出现明显跳升至23,355,400,2019年略降至22,191,800。2018年的跃升幅度为近7,000万千美元,是分析期内最大的单年增幅,显示在该年度负债规模的扩张进入快速阶段。相比之下,2019年的回落幅度较小,但仍维持在高位,对后续偿债压力和利息负担可能产生重要影响。整体而言,负债端在近年显著扩张,需关注相关的偿付能力与成本影响。
- 应付票据和长期债务
- 该项总体呈现持续性增长态势,2005年至2007年波动不大,2008至2009年间呈现小幅上升,2010年出现短暂回落后继续稳步上升,2012年至2014年持续走高,2015年至2017年继续上升至9,481,700,2018年出现显著跳升至15,818,600,2019年略降至14,499,000。与总负债的变化趋势一致,2018年的增幅尤为突出,表明有较大规模的债务发行或再融资在该年度发生,随后略有回落但仍处于高水平。
- 股东权益
- 股东权益在分析期内波动较大:2005年至2006年略增,随后在2007年出现明显下滑并在2008年回升至较高水平,2009年再次下降。2010年至2014年间持续回升,直至2014年达到相对高位后,2015年至2017年出现显著下滑,2015年降至约4,996,700,2016年降至约4,930,200,2017年进一步降至约4,327,900。2018年开始回升,至2018年约6,141,100,2019年继续上升至约7,054,500。总趋势显示在2015-2017年间权益基数显著压低,随后在2018-2019年迅速反弹,形成新一轮较高的权益水平。
现金流量表
截至12个月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 | 投资活动提供的现金净额(已用) | 筹资活动提供(使用)的现金净额 |
---|---|---|---|
2019年5月26日 | |||
2018年5月27日 | |||
2017年5月28日 | |||
2016年5月29日 | |||
2015年5月31日 | |||
2014年5月25日 | |||
2013年5月26日 | |||
2012年5月27日 | |||
2011年5月29日 | |||
2010年5月30日 | |||
2009年5月31日 | |||
2008年5月25日 | |||
2007年5月27日 | |||
2006年5月28日 | |||
2005年5月29日 |
根据报告: 10-K (报告日期: 2019-05-26), 10-K (报告日期: 2018-05-27), 10-K (报告日期: 2017-05-28), 10-K (报告日期: 2016-05-29), 10-K (报告日期: 2015-05-31), 10-K (报告日期: 2014-05-25), 10-K (报告日期: 2013-05-26), 10-K (报告日期: 2012-05-27), 10-K (报告日期: 2011-05-29), 10-K (报告日期: 2010-05-30), 10-K (报告日期: 2009-05-31), 10-K (报告日期: 2008-05-25), 10-K (报告日期: 2007-05-27), 10-K (报告日期: 2006-05-28), 10-K (报告日期: 2005-05-29).
本期分析聚焦对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及筹资活动现金流的年度演变及相互关系。时间区间覆盖2005年至2019年的期末数据,单位统一为千美元。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单位:千美元)
- 该项在2005年至2019年间呈现波动性较强的上升趋势。初始水平约1,711,000千美元,2006年小幅上升至1,771,000千美元,2007至2008年略有回落,2009年至2010年显著提升至约2,181,200千美元,2011年出现明显下滑至约1,526,800千美元,随后在2012年快速回升至约2,407,200千美元,2013年进一步上升至约2,926,000千美元,2014年小幅回落至约2,541,000千美元,2015年维持在约2,543,000千美元附近,2016年再度上升至约2,629,800千美元,2017年回落至约2,313,300千美元,2018年达到约2,841,000千美元的高位,2019年小幅回落至约2,807,000千美元。总体来看,经营性现金流在大幅波动中仍保持较高水平,尤其在2010年代初期至中期的多次上升阶段显示出较强的经营现金创造能力,但2011年的显著下滑提示对经营性现金的敏感性较高。
- 投资活动提供的现金净额(已用)(单位:千美元)
- 投资现金净额大部分为负值,显示持续的资金用于资本性支出、收购等投资活动。2005年为正向496,000千美元,随后多年的负值逐步显著化,2006至2009年区间为-292,000至-288,900千美元,2010年前后持续扩大负向规模,2011年至2013年维持在-715,100至-1,870,800千美元的水平,2014年和2015年负向进一步扩大至-561,800千美元和-1,602,200千美元,2016年小幅转为正向93,400千美元,2017年再次转为负向-646,900千美元,2018年出现异常大额外流至-8,685,400千美元,2019年回落至-556,500千美元。极端的2018年负值可能与一次性的大规模资本性支出或资产处置有关。总体上,该项仍以净资金流出为主,且波动性显著,反映出资本性投资的规模和节奏对资金使用的强烈驱动作用。
- 筹资活动提供(使用)的现金净额(单位:千美元)
- 筹资活动的现金净额在2005年至2019年间总体呈现较强的波动性,多数年份为负值,显示融资活动对外部资金的净需求持续存在。2005年至2017年的大部分年份均为外流,金额通常在-1,000,000至-2,400,000千美元之间,2014年至2017年间仍维持外流态势,2016年达到-2,285,600千美元的较高外流,2018年出现罕见的正向大额融资净额5,445,500千美元,表明在该年通过发行债务或股权获得大量资金以支持投资或债务再融资,随后2019年再次转为较大外流-2,176,400千美元。该年度的异常正向融资净额提示存在一次性资金筹措安排,而长期趋势则偏向通过融资活动来平衡整体现金需求。
每股数据
截至12个月 | 基本每股收益1 | 稀释每股收益2 | 每股股息3 |
---|---|---|---|
2019年5月26日 | |||
2018年5月27日 | |||
2017年5月28日 | |||
2016年5月29日 | |||
2015年5月31日 | |||
2014年5月25日 | |||
2013年5月26日 | |||
2012年5月27日 | |||
2011年5月29日 | |||
2010年5月30日 | |||
2009年5月31日 | |||
2008年5月25日 | |||
2007年5月27日 | |||
2006年5月28日 | |||
2005年5月29日 |
根据报告: 10-K (报告日期: 2019-05-26), 10-K (报告日期: 2018-05-27), 10-K (报告日期: 2017-05-28), 10-K (报告日期: 2016-05-29), 10-K (报告日期: 2015-05-31), 10-K (报告日期: 2014-05-25), 10-K (报告日期: 2013-05-26), 10-K (报告日期: 2012-05-27), 10-K (报告日期: 2011-05-29), 10-K (报告日期: 2010-05-30), 10-K (报告日期: 2009-05-31), 10-K (报告日期: 2008-05-25), 10-K (报告日期: 2007-05-27), 10-K (报告日期: 2006-05-28), 10-K (报告日期: 2005-05-29).
1, 2, 3 根据拆分和股票股息调整的数据。
所提供的年度数据集中,两个每股收益指标呈现出显著的波动性,但长期趋势显示出上升的方向性,同时每股股息展现出更为平稳且持续的增长态势,直到最近一个周期趋于稳定。这些特征揭示在经营盈利能力与现金回馈策略之间存在跨年度的互动关系,且受宏观环境与公司定价/资本分配决策的共同影响。以下对三项指标的趋势与潜在含义进行分项分析。
- 基本每股收益
- 该指标在初期呈现小幅波动后持续走高,但伴随若干阶段性的回落。2005年至2006年出现下降(1.67降至1.53),随后在2007–2010年间回升并于2011年达到相对高点(约2.80),随后2012年再度回落至2.42,2013年略有回升至2.86。2014年与2013年相近,2015年出现显著下滑(约2.02),之后2016–2018年间逐步恢复并在2018年达到历史高位(约3.69),但2019年回落至约2.92。总体看,长期趋势向上,但波动幅度较大,2015年的明显下挫和2019年的回落均指向对经营环境或一次性事项的敏感性。与稀释EPS相比,基本EPS在大多数年份的走势差异不大,差距通常较小,显示潜在的稀释因素对年度利润分摊的影响相对有限。
- 稀释每股收益
- 稀释EPS的走势与基本EPS在大方向上一致,但在某些年份的波动幅度和相对水平上呈现细微差异。2005年到2007年之间从1.54降至1.45再升至1.59,2008–2010年持续上升至2.24,2011年达到约2.70的高点,随后2012年回落至约2.35,2013–2014年再度回升至约2.83,2015年显著下滑至约1.97,随后2016–2018年回升并在2018年达到约3.64的高点,2019年回落至约2.90。总体呈现与基本EPS相似但波动性略高、并且在2015年的下行更为显著,提示潜在的发行或稀释因素在部分年份对利润分摊的影响较大但总体幅度并非长期性持续扩大。两者的差距通常较小,表明稀释效应对年度EPS的影响处于可控范围内。
- 每股股息
- 股息呈现持续、稳健的上涨轨迹,2005年0.62美元起步,增至2006年的0.67、2007年的0.72、2008年的0.78、2009年的0.86、2010年的0.96,随后2011–2014年继续上行至1.32、1.55、1.67、1.78,2015年1.67后继续上升至2016年的1.78、2017年的1.92、2018年的1.96,2019年维持在1.96。总体来看,股息呈现线性而稳定的增长路径,且在2019年仍保持较高水平,显示公司在盈利波动环境下坚持以现金回报股东的政策,且长期股息增速显著,反映较强的现金流支持能力与稳健的资本分配框架。值得关注的是,2019年股息未进一步提升,可能指向对逐年增速的谨慎态度或在当期留存以支撑运营与投资的平衡。
综合观察,三项指标共同呈现出:基本与稀释EPS在周期性波动中呈现阶段性高位与回落的交错,反映盈利水平受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因素的共同影响;但股息的长期、持续性增长则表现出相对稳健的现金回报策略,即使在EPS波动较大的年份,也维持或继续增加对股东的现金回报。该组合暗示单位资本回报的波动性较大,但现金流的稳定性和股东回报导向在长期内保持一致性,这对于分析阶段性利润波动与长期资本分配策略的关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若未来观察到EPS的波动性持续增大,需关注经营效率、成本控制及资本结构调整对盈利能力的潜在影响,以及对 dividend policy 的潜在调整空间。若宏观环境改善且盈利稳定性提升,预计股息的增速可能进一步回升,且基本与稀释EPS的价差将保持在相对狭窄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