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益表
| 截至12个月 | 净销售额 | 归属于伊顿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 |
|---|---|---|
| 2024年12月31日 | 24,878) | 3,794) |
| 2023年12月31日 | 23,196) | 3,218) |
| 2022年12月31日 | 20,752) | 2,462) |
| 2021年12月31日 | 19,628) | 2,144) |
| 2020年12月31日 | 17,858) | 1,410) |
| 2019年12月31日 | 21,390) | 2,211) |
| 2018年12月31日 | 21,609) | 2,145) |
| 2017年12月31日 | 20,404) | 2,985) |
| 2016年12月31日 | 19,747) | 1,922) |
| 2015年12月31日 | 20,855) | 1,979) |
| 2014年12月31日 | 22,552) | 1,793) |
| 2013年12月31日 | 22,046) | 1,861) |
| 2012年12月31日 | 16,311) | 1,217) |
| 2011年12月31日 | 16,049) | 1,350) |
| 2010年12月31日 | 13,715) | 929) |
| 2009年12月31日 | 11,873) | 383) |
| 2008年12月31日 | 15,376) | 1,058) |
| 2007年12月31日 | 13,033) | 994) |
| 2006年12月31日 | 12,370) | 950) |
| 2005年12月31日 | 11,115) | 805) |
根据报告: 10-K (报告日期: 2024-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3-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2-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1-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0-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9-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8-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7-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6-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5-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4-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3-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2-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1-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0-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9-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8-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7-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6-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5-12-31).
基于所提供的年度数据序列,以下为对两项关键财务指标的趋势、波动及潜在含义的中性分析。分析聚焦于长期发展脉络、阶段性高低点及利润率的演变特征,未对公司披露的非公开信息进行推断。
- 净销售额趋势观察
- 该项在2005年至2024年的长期序列中呈现总体上行趋势,年度数值从约11115上升至约24878,累计提升接近一倍半。但在若干关键年份出现显著波动。2008年达到接近15376的单年高点后,2009年大幅回落至11873,随后在2010-2013年间持续回升,2013年达到约22046并在2014年继续小幅增长(约22552)。随后至2016年出现回落(约19747),2017年起进入波动回升阶段,2018-2019年维持在约21390-21609之间,2020年因外部环境冲击出现较大下滑(约17858),但2021-2024年逐步恢复并再度走强,2024年达到历史新高约24878。整体看,长期趋势向上,但伴随周期性波动和结构性事件的冲击。
-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趋势观察
- 该项在同一时期内呈现更明显的波动性与阶段性抬升。2005-2008年间利润逐步上升,2009年因外部冲击大幅下跌至约383,随后2010-2013年回升至约1861,2014年略降至1793,2015-2016年维持在约1922-1979之间。2017年出现显著跃升,利润达到约2985,是该段时间的高点之一;随后2018-2019年回落至约2145-2211。2020年再次受冲击,利润降至约1410,随后2021-2024年持续回升,2024年达到约3794,再创阶段性新高。整体看,利润水平相对销售额更易受外部冲击影响,且在后期呈现显著的抬升态势。
- 利润率与盈利质量
- 以单位为“百万”为基础的净利润率在初始阶段维持在约7%的区间,2009年因冲击降至约3%,随后在2011-2013年附近回升至约7-8%。2015-2016年利润率进一步提升,接近9-10%的水平。进入2017年后,利润率快速提升,紧随销售规模扩张与盈利能力改善,2017年利润率约为14-15%左右。此后2018-2020年维持在约9-10%的区间,2020年因疫情影响再度回落。2021-2024年利润率逐步提升,至2024年约15%左右,显示盈利质量显著改善。若以近年平均水平观察,利润率呈现“先回升再扩张”的态势,且波动幅度在疫情及其他周期性冲击后逐步收敛。可见,利润率的提升与后期销售增长叠加,支撑了盈利质量的持续改善。
- 关键变化点与潜在驱动要素
- 几个显著的周期性拐点与趋势点包括: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净销售额和净利润均出现显著下滑;2020年全球性疫情期间,净销售额和净利润同时下滑,反映出对外部环境敏感性较高的经营周期。自2017年起,利润率和绝对利润水平均有较强的提升,且在2021-2024年间持续走强,显示盈利能力在后期得到改善,可能与产品组合优化、价格体系、成本控制和运营效率提升等因素共同作用有关。在销售呈现长期增长的同时,利润端的波动性也较大,表明利润受周期性需求、市场定价和成本结构变化的影响较大。综合来看,数据序列揭示一个“销售端逐步扩张、利润端逐步改善”的长期趋势,但须关注外部冲击对短期利润波动的冲击风险,以及后续对成本管理效率的持续监控。
资产负债表:资产
| 流动资产 | 总资产 | |
|---|---|---|
| 2024年12月31日 | 11,801) | 38,381) |
| 2023年12月31日 | 11,675) | 38,432) |
| 2022年12月31日 | 8,746) | 35,014) |
| 2021年12月31日 | 7,511) | 34,027) |
| 2020年12月31日 | 9,178) | 31,824) |
| 2019年12月31日 | 8,728) | 32,805) |
| 2018年12月31日 | 7,590) | 31,092) |
| 2017年12月31日 | 8,337) | 32,623) |
| 2016年12月31日 | 6,941) | 30,419) |
| 2015年12月31日 | 6,616) | 31,031) |
| 2014年12月31日 | 8,100) | 33,529) |
| 2013年12月31日 | 8,731) | 35,491) |
| 2012年12月31日 | 7,844) | 35,848) |
| 2011年12月31日 | 5,826) | 17,873) |
| 2010年12月31日 | 5,506) | 17,252) |
| 2009年12月31日 | 4,524) | 16,282) |
| 2008年12月31日 | 4,795) | 16,655) |
| 2007年12月31日 | 4,767) | 13,430) |
| 2006年12月31日 | 4,408) | 11,417) |
| 2005年12月31日 | 3,578) | 10,218) |
根据报告: 10-K (报告日期: 2024-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3-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2-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1-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0-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9-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8-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7-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6-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5-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4-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3-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2-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1-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0-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9-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8-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7-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6-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5-12-31).
本文对给定的年度数据进行分析,聚焦两项资产的演变及其相对关系,呈现出以下观察。
- 资产规模的长期趋势
- 流动资产从2005年3578增至2024年11801,期间经历若干波动,但总体呈上升趋势,尤其在2012年及2023-2024年显著提高。总资产从2005年的10218增至2024年38381,整体显著上升,且2012年出现一次快速扩张,随后回落并在2017-2024年间持续回升至新高。两者在长期方向上一致,即资产规模持续扩大。
- 关键时期的波动与背后特征
- 2008-2009年间受全球金融市场冲击,流动资产与总资产出现阶段性短期波动并下行;2012年进入一个极端扩张期,流动资产和总资产均大幅跃升,总资产增速尤为显著;2013-2016年间资产规模回落并趋于稳态;2017-2020年间重新走强,2020年疫情也带来短期波动;2023-2024年再次显著上升,显示出强劲的扩张态势。
- 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分析
- 两项数据的比值在不同阶段呈现显著波动。2005年约35%,2012年降至约22%,此后在2013-2016年间维持在约24-30%的区间,2024年回升至约31%。总体看,流动资产在总资产中的相对份额在后期呈上升趋势,暗示流动性缓冲的重要性提升或运营资金管理的调整。
- 阶段性洞察
- 2012年的总资产快速扩张是观察到的最显著特征,随后几年出现回落并持续调整,直至2017-2019年间再次呈现温和增长态势、2019-2020年间亦有改善,2023-2024年则再度走强。整体来看,资产结构经历过一次显著的“扩张-回落-再扩张”的周期。
- 综合结论与管理启示
- 数据揭示资产规模具有长期增长潜力,但伴随显著阶段性波动。流动资产占比的波动性下降与上升趋势提示管理层可能越来越强调现金及流动性缓冲的配置,以应对潜在的经营压力和外部不确定性。若需要更深入的判断,应结合利润、现金流、负债结构、资本支出及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流出等信息进行全面分析。
资产负债表:负债和股东权益
| 流动负债 | 负债合计 | 总债务 | 伊顿股东权益总额 | |
|---|---|---|---|---|
| 2024年12月31日 | 7,857) | 19,851) | 9,152) | 18,488) |
| 2023年12月31日 | 7,747) | 19,363) | 9,269) | 19,036) |
| 2022年12月31日 | 6,360) | 17,940) | 8,655) | 17,038) |
| 2021年12月31日 | 7,212) | 17,576) | 8,579) | 16,413) |
| 2020年12月31日 | 5,881) | 16,851) | 8,058) | 14,930) |
| 2019年12月31日 | 5,132) | 16,672) | 8,322) | 16,082) |
| 2018年12月31日 | 5,154) | 14,950) | 7,521) | 16,107) |
| 2017年12月31日 | 5,075) | 15,333) | 7,751) | 17,253) |
| 2016年12月31日 | 5,485) | 15,478) | 8,277) | 14,897) |
| 2015年12月31日 | 4,625) | 15,800) | 8,449) | 15,186) |
| 2014年12月31日 | 5,355) | 17,690) | 9,034) | 15,786) |
| 2013年12月31日 | 4,914) | 18,628) | 9,549) | 16,791) |
| 2012年12月31日 | 5,431) | 20,720) | 10,833) | 15,086) |
| 2011年12月31日 | 3,637) | 10,381) | 3,773) | 7,469) |
| 2010年12月31日 | 3,233) | 9,849) | 3,458) | 7,362) |
| 2009年12月31日 | 2,689) | 9,464) | 3,467) | 6,777) |
| 2008年12月31日 | 3,745) | —) | 4,271) | 6,317) |
| 2007年12月31日 | 3,659) | —) | 3,417) | 5,172) |
| 2006年12月31日 | 3,407) | —) | 2,586) | 4,106) |
| 2005年12月31日 | 2,968) | —) | 2,464) | 3,778) |
根据报告: 10-K (报告日期: 2024-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3-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2-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1-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0-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9-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8-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7-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6-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5-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4-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3-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2-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1-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0-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9-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8-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7-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6-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5-12-31).
基于提供的年度数据,对关键负债与权益项目的趋势进行独立、客观的解读。单位为百万,时间区间覆盖2005-2024,存在少量缺失值。下列观察聚焦于模式、波动和潜在的资本结构变化,而非对个别年份进行预测。
- 流动负债
- 从2005年起,流动负债呈现持续上升并伴有周期性波动:2005年为2968,2012年达到5431,随后2013年回落至4914,2014年回升至5355,2015年降至4625,2016年回升至5485,2017年约为5075,2018年约为5154,2019年约为5132。进入2020年代,波动性加剧且总体上升,2020年为5881,2021年进入高位约为7212,2022年回落至6360,2023年上升至7747,2024年再度上升至7857。总体趋势显示短期偿债压力在后期趋于增大,且波动性增强,可能反映运营资金需求及短期融资活动的变化。
- 负债合计
- 数据在2010年起开始完整显示,2010年为9464,2011年为9849,2012年为10381,2013年出现显著跃升,达到20720,随后2014年降至18628,2015年降至17690,2016年降至15800,2017年降至15478,2018年降至15333,2019年降至14950。自2020年起再次回升,2020年为16672,2021年为16851,2022年为17576,2023年为17940,2024年为19363。该指标呈现“先上后大幅上升,再经多年的回落与稳定,随后在2020年代初再度走高”的模式,可能与阶段性资本支出、并购活动、以及对外部融资环境的变化相关。需要注意的是,2013年的异常高点显著高于其他年度,提示存在一次性融资或重组事件的可能。
- 总债务
- 总债务在2005-2008年间呈稳定上升,2008年为4271;2012年出现显著拐点,跃升至10833,成为该时期的高点。随后2013年下降至9549,2014年下降至9034,2015年下降至8449,2016年下降至8277,2017年下降至7751,2018年下降至7521,2019年回升至8322,2020年略降至8058,2021年上升至8579,2022年8655,2023年上升至9269,2024年为9152。总体呈现“峰值在2012年、随后逐步回落并在2020年代再度波动上行”的模式,且波动幅度较大,2012年的极高水平对长期债务结构具有持续性影响。与负债合计相比,总债务的波动性更大,表明其更多受特定融资活动与资本结构调整的驱动。
- 伊顿股东权益总额
- 股东权益总额在2005年为3778,2010年以前呈稳步上升趋势,2012年显著跃升至15086,随后2013年继续上升至16791,2014年回落至15786,2015年回落至15186,2016年回落至14897,2017年回升至17253,2018年回落至16107,2019年回落至16082,2020年进一步回落至14930,2021年回升至16413,2022年回升至17038,2023年创下新高至19036,2024年略回落至18488。总体看,权益在2012年前后经历显著扩张,形成较高的资本基础;此后进入波动区间,但在2023年达到新高,显示通过盈利积累与潜在的资本性活动对权益的积极推动。2020年的下降可能与疫情期利润波动、分红或回购等因素相关,随后2021-2023逐步恢复并在2023年达到高位。
综合观察:三项负债与权益指标在2010年代初期经历了结构性调整,2012年附近出现显著的资本结构变动——股东权益和总债务同时达到高点,伴随负债合计在2013年达到峰值。此后,负债合计和总债务经历一轮下行,再在2020年代初再度走高,显示该主体在资本开支、并购活动及融资环境方面的持续调整。权益水平在2012年前后实现大幅跃升,随后在2020年前后有所回落,但在2023年再创高点,体现出长期盈利与资本性活动对股本基础的持续提升。为全面评估风险与回报,需要结合现金流、利息负担、债务期限结构以及潜在的资本性交易等因素。
现金流量表
| 截至12个月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用于) | 筹资活动提供(用于)的现金净额 |
|---|---|---|---|
| 2024年12月31日 | 4,327) | (271) | (3,936) |
| 2023年12月31日 | 3,624) | (2,575) | (871) |
| 2022年12月31日 | 2,533) | (1,200) | (1,340) |
| 2021年12月31日 | 2,163) | (1,764) | (535) |
| 2020年12月31日 | 2,944) | 397) | (3,258) |
| 2019年12月31日 | 3,451) | (1,866) | (1,494) |
| 2018年12月31日 | 2,658) | (398) | (2,581) |
| 2017年12月31日 | 2,666) | (217) | (2,442) |
| 2016年12月31日 | 2,552) | (529) | (1,720) |
| 2015年12月31日 | 2,371) | (575) | (2,267) |
| 2014年12月31日 | 1,878) | 143) | (2,130) |
| 2013年12月31日 | 2,285) | (202) | (1,736) |
| 2012年12月31日 | 1,664) | (6,972) | 5,480) |
| 2011年12月31日 | 1,248) | (800) | (381) |
| 2010年12月31日 | 1,282) | (1,012) | (261) |
| 2009年12月31日 | 1,408) | (225) | (1,061) |
| 2008年12月31日 | 1,416) | (3,199) | 1,829) |
| 2007年12月31日 | 1,161) | (1,460) | 327) |
| 2006年12月31日 | 1,431) | (1,011) | (416) |
| 2005年12月31日 | 1,135) | (1,268) | 158) |
根据报告: 10-K (报告日期: 2024-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3-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2-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1-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0-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9-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8-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7-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6-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5-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4-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3-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2-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1-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0-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9-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8-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7-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6-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5-12-31).
以下分析基于所给年度现金流量数据,聚焦经营、投资与筹资活动现金净额的趋势及潜在含义,单位为百万。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
- 总体上呈现稳健且波动性较高的趋势。起始期(2005—2007年)在1000至1400之间波动,2008年明显回升,随后在2009年达到较高水平,随后两年略有回落并继续波动。2010年至2014年间,现金净额处于较高水平与中度波动之间,2015年出现显著提升,达到约3451,随后2016年回落至约2944,2017年进一步下降至约2163,但2018年至2020年再次显著走高,2019年达到约3624、2020年达到约4327的峰值,显示核心经营现金流在此阶段有较强的创造能力。2021年至2024年间,虽有波动,但仍维持在较高区间,2021年回落至约2944,2022年回落至约2163,随后回升至约2533(2023)并在2024年再次达到约4327的高位。总体看,经营活动现金净额在长期内呈现“高水平但波动较大”的特征,且在2020年前后达到多次高点,体现核心经营现金流具备较强韧性,但也受周期性波动和经营改善成效的影响。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用于)
- 呈现高度波动且以大量现金外流为主的模式。2005—2007年、2010—2011年以及2013—2014年等阶段,投资活动现金净额多为负值,表示持续的资本性支出或资产投资。2008年出现极端负值(约-3199),以及2012年出现更大规模的负值(约-6972),这两年可能对应大额资产购置或并购活动。2014年曾短暂出现正向现金流(约+143),214年-2017年间再次以小幅负值为主,2017年出现轻微正向现金流(约+397)。自2018年至2023年,负向出血点再次增多,2019年、2020年及2023年分别出现显著的投资现金流出(如-1866、-1866、-2575等),2020年出现一次小幅转为正向(约+397),但随后再次转为较大负值(约-1764、-1200、-2575),2024年仅小幅负值(约-271)。总体而言,投资活动现金净额长期偏向外流,且在若干年份出现超大规模的投资支出,与经营现金流的波动性相对独立,显示资本性支出与并购等投资活动在不同年份对现金结构具有显著冲击。
- 筹资活动提供(用于)的现金净额
- 波动区间广泛且具有阶段性特征,呈现先价后量的模式。2005年有小额正向现金净流入(约158),2006年转为负向(约-416),2007年回升至约327,2008年出现显著正向现金流(约1829),随后在2009年及以后的若干年转为大量负向,用以反映偿债、股利分配或回购等活动(2009年约-1061、2010年-261、2011年-381)。2012年出现历史性大额正向筹资现金净流入(约+5480),此后多年来持续为负值,且幅度较大,2013年起进入持续的资金净流出阶段,2013年至2024年的负值逐步扩大,2020年达到约-3258的高位,随后2021年、2022年、2023年出现持续性负向流出,2024年再度扩大至约-3936。总览可见,筹资活动在2008年和2012年经历显著的资金注入,随后进入长期的资金净流出阶段,显示公司在2013年后更偏向通过偿债、回购或分红等方式进行资金回收与资本结构调整,整体呈现“阶段性融资高峰后持续去融资、偏向资金使用”的趋势。
每股数据
| 截至12个月 | 基本每股收益1 | 稀释每股收益2 | 每股股息3 |
|---|---|---|---|
| 2024年12月31日 | 9.54 | 9.50 | 3.76 |
| 2023年12月31日 | 8.06 | 8.02 | 3.44 |
| 2022年12月31日 | 6.17 | 6.14 | 3.24 |
| 2021年12月31日 | 5.38 | 5.34 | 3.04 |
| 2020年12月31日 | 3.51 | 3.49 | 2.92 |
| 2019年12月31日 | 5.28 | 5.25 | 2.84 |
| 2018年12月31日 | 4.93 | 4.91 | 2.64 |
| 2017年12月31日 | 6.71 | 6.68 | 2.40 |
| 2016年12月31日 | 4.22 | 4.21 | 2.28 |
| 2015年12月31日 | 4.25 | 4.23 | 2.20 |
| 2014年12月31日 | 3.78 | 3.76 | 1.96 |
| 2013年12月31日 | 3.93 | 3.90 | 1.68 |
| 2012年12月31日 | 3.54 | 3.46 | 1.52 |
| 2011年12月31日 | 3.98 | 3.93 | 1.36 |
| 2010年12月31日 | 2.76 | 2.73 | 1.08 |
| 2009年12月31日 | 1.16 | 1.14 | 1.00 |
| 2008年12月31日 | 3.30 | 3.26 | 1.00 |
| 2007年12月31日 | 3.38 | 3.31 | 0.86 |
| 2006年12月31日 | 3.16 | 3.11 | 0.74 |
| 2005年12月31日 | 2.68 | 2.62 | 0.62 |
根据报告: 10-K (报告日期: 2024-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3-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2-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1-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0-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9-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8-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7-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6-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5-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4-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3-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2-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1-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0-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9-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8-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7-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6-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5-12-31).
1, 2, 3 根据拆分和股票股息调整的数据。
以下分析基于所提供的年度单列数据,聚焦基本每股收益(EPS)、稀释每股收益,以及每股股息三项指标在2005年到2024年的变化与趋势。
- 基本每股收益(EPS,美元)趋势
- 数据呈现出先温和上升后经历周期性波动、再进入明显上涨的结构性趋势。2005年至2007年间,基本EPS处于2.68~3.38美元区间,波动幅度较小。2008年和2009年受行业周期与宏观冲击影响,快速下跌至1.16美元,显示出显著的周期性压力。2010年至2012年回升至约3.5~4.0美元,之后在2013至2014年维持小幅波动,2015年至2016年进入稳步上升阶段,接近4.2美元水平。2017年出现明显跃升,达到约6.71美元,随后2018年至2020年有所回落,2020年低点约3.51美元。2021年至2024年持续强劲复苏,逐年走高,2024年达到9.54美元,创出新高,显示出长期的盈利能力显著增强与增长动能的回归。基本EPS与稀释EPS在同一年份的走势高度一致,且两者之间的差异通常仅为约0.0~0.2美元,表明摊薄因素对长期趋势的影响较小。总体而言,该指标展现出周期性波动后的持续向上趋势,且2021年以来的增速显著高于危机期后的复苏阶段。
- 稀释每股收益(Diluted EPS,美元)
- 趋势与基本EPS高度一致,且在各年份之间的相对差异较小,反映出资本结构对EPS的长期影响有限。2005~2007年呈现稳健上升,2008~2009年经历显著下滑,2010~2012年再度回升至约3.4~3.9美元区间。2017年达到峰值(约6.68美元),随后2018~2020年出现回落,2020年约3.49美元。2021~2024年再度显著回升,2024年达到约9.50美元,超越2005年前后的水平并创下新高。与基本EPS相比,稀释EPS的走势虽略有分散但总体方向一致,显示出在上述时段内对股权稀释因素的控制与经营绩效改善共同推动了盈利水平的提升。
- 每股股息(DPS,美元)趋势
- 股息呈现持续、平滑的上升轨迹,显示出稳健且长期导向的股东回报策略。2005年为0.62美元,随后逐步提高至2008年约1.0美元,2009年至2010年继续上升至约1.08美元,2011年至2014年继续稳步累积至约1.36~1.96美元区间,2015年起维持上升态势,2016年至2024年间从约2.28美元逐步提升至3.76美元,期间未出现下降。该路径与EPS的总体上涨趋势相对吻合,尽管股息增速在某些年段较为平缓,整体呈现持续的增长态势,体现出对股东回报的稳定投放与财务资源分配的长期性考量。
- 综合洞见与潜在驱动因素
- 数据揭示的核心模式包括:在全球经济周期性波动较大时期,EPS经历显著下行与回升的循环,显示出经营韧性与周期性敏感性并存。2017年后,EPS显著上涨并在2021-2024年继续扩大,表明经营效率、价格/成本控制或资产组合优化等因素共同推动盈利能力的结构性提升。摊薄EPS与基本EPS的高度一致性,暗示资本结构对EPS的长期影响有限,或说明公司在股权层面的稀释因素相对稳定。股息方面,长期稳定且持续增长的分配政策反映出对股东回报的持续承诺,以及在盈利波动时期保持较高的分红可持续性。总体而言,数据呈现出一个在周期性波动中逐步提升的盈利与回报能力的趋势,且在最近几年显示出自2005年以来最强的盈利与分红扩张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