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费用户专区
免费试用
本周免费提供GE Aerospace页面:
数据隐藏在后面: 。
这是一次性付款。没有自动续订。
我们接受:
损益表
截至12个月 | 设备和服务销售 | 归属于本公司的净收益(亏损) |
---|---|---|
2024年12月31日 | ||
2023年12月31日 | ||
2022年12月31日 | ||
2021年12月31日 | ||
2020年12月31日 | ||
2019年12月31日 | ||
2018年12月31日 | ||
2017年12月31日 | ||
2016年12月31日 | ||
2015年12月31日 | ||
2014年12月31日 | ||
2013年12月31日 | ||
2012年12月31日 | ||
2011年12月31日 | ||
2010年12月31日 | ||
2009年12月31日 | ||
2008年12月31日 | ||
2007年12月31日 | ||
2006年12月31日 | ||
2005年12月31日 |
根据报告: 10-K (报告日期: 2024-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3-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2-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1-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0-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9-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8-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7-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6-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5-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4-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3-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2-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1-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0-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9-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8-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7-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6-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5-12-31).
- 总体观察
- 所分析的两项时间序列覆盖2005年至2024年,单位为百万美元。两条序列在早期呈现正向趋势并保持相对稳健的盈利能力,但进入2015年及以后阶段后,盈利水平显示出显著波动与下降趋势,且在部分年份出现亏损。销售在2014年前后达到相对高位后,随宏观周期与行业因素进入持续下行阶段,直至2024年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利润的波动幅度高于销售额的波动,且在若干年份利润水平与销售水平并非同步变化,提示利润受非经常性项目、减值、以及成本结构等因素影响较大。总体而言,2024年的销售额显著下降,但净利润水平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区间的可能性较低,需结合成本、资产质量与非经常性项目信息进行进一步分析。
- 设备和服务销售趋势
- 单位为百万美元。2005年至2014年间,销售额从约92,589增长到106,758,呈现温和至中等幅度的上升态势,并在2012-2014年达到相对高点。2015年起出现下降趋势,2019年达到年度低点约87,487。2020年及以后继续下滑,分别为73,022(2020年)和71,090(2021年),2022年小幅回升至73,602,随后2023年降至64,565,2024年进一步大幅下降至35,121。该序列的趋势显示:在2014年前后形成的高位被逐步削弱,进入持续下行的周期,并在2024年经历显著的容量与收入基础下降,可能与市场周期、产能调整、以及结构性变动等因素相关。
- 归属于本公司的净收益(亏损)趋势
- 单位为百万美元。2005-2007年间净收益持续上升,分别为16,353、20,829、22,208,随后2008-2010年持续回落(17,410、11,025、11,644),但2011-2014年重新回升至约13,151-15,233区间,2005-2014年总体保持正向利润水平。2015年出现显著负值(-6,126),2016年回升至8,831后20017年转为亏损(-5,786),2018年遭遇更大幅度亏损(-22,355),2019年略有改善但仍为负(-4,979)。2020年转为正向利润(5,704),但2021年再度转负(-6,520),2022年仅实现微小正向(225),2023年显著回升至9,481,2024年进一步为6,556。以年度利润率来观测,2005-2014年间利润率多在正向区间且波动相对较小,2015年后利润率呈现高度波动并多次出现亏损,2020年后虽有回升但波动性仍然明显。
- 两项数据的相关性与洞见
- 在2005-2014年期间,销售与净收益呈现一定程度的正相关性,利润水平与收入基数共同处于较高水平区间。然而从2015年开始,利润出现多次亏损且与销售的同向关系不再稳定,表明利润受成本结构、减值、以及非经常性项目的显著影响。2020年出现一次性利润回升,尽管同期销售额并未显著提高,提示可能存在非经营性因素或成本优化带来利润贡献。2022-2024年间,尽管销售额持续低迷,净收益在2023年出现明显回升并维持正值,2024年利润率再度提升至约18.7%,但销售额并未同步回升,显示单位经济效益的改善可能来自成本控制、资产处置、一次性收益等因素,而非单纯的销售增长。总体而言,利润的波动性显著高于销售,需重点关注非经常性项目、减值、现金流结构及成本端管理对盈利稳定性的影响。
- 关键风险与洞见
- - 长期销售呈现高位后持续下行,2024年跌幅尤为明显,提示市场需求、产能配置或业务组合的结构性再平衡压力。- 净收益波动性显著,若未能改善成本控制与资产质量,利润的稳定性将难以保障,尤其在高成本或高减值暴露时期。- 2020年短暂的盈利对比同期销售并不显著,可能源于一次性收益、成本优化或其他非经营性因素,需要以更细分的项目层面数据来确认来源。- 2022-2024年的盈利改善若主要来自非销售驱动,需警惕该改善的持续性与可重复性,建议加强对核心盈利能力、单位成本、以及关键资产的减值风险控制。
- 结论要点
- 数据揭示前期阶段的正向盈利能力与销售增长存在一定相关性,但随时间推移利润波动性明显上升,且受非经常性项目与成本结构影响较大。2024年的销售显著下降,但净收益水平仍显示波动性,且利润率在部分年份回升,表明盈利能力更大程度地受成本控制、一次性收益及资产质量等因素驱动。为提升盈利的稳定性,需聚焦成本管理、减值风险控制、以及对高利润率业务的持续经营性分析,同时进一步获取并分析分项数据(如分部、一次性项目、非经营性收入/支出等)以厘清利润波动的具体来源。
资产负债表:资产
流动资产 | 总资产 | |
---|---|---|
2024年12月31日 | ||
2023年12月31日 | ||
2022年12月31日 | ||
2021年12月31日 | ||
2020年12月31日 | ||
2019年12月31日 | ||
2018年12月31日 | ||
2017年12月31日 | ||
2016年12月31日 | ||
2015年12月31日 | ||
2014年12月31日 | ||
2013年12月31日 | ||
2012年12月31日 | ||
2011年12月31日 | ||
2010年12月31日 | ||
2009年12月31日 | ||
2008年12月31日 | ||
2007年12月31日 | ||
2006年12月31日 | ||
2005年12月31日 |
根据报告: 10-K (报告日期: 2024-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3-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2-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1-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0-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9-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8-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7-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6-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5-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4-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3-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2-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1-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0-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9-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8-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7-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6-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5-12-31).
- 数据摘要
- 单位为以百万计。所给数据仅包含两项:流动资产与总资产。流动资产仅在最近六个年度(2019—2024)有数值,总资产覆盖2005—2024全部年度。由于空值存在,比较时以可得年度为基础进行解读。
- 流动资产趋势(2019—2024)
- 在2019年至2024年之间,流动资产由 90,016 下降至 37,635,呈显著下降趋势。具体年度数值依次为:2019 年 90,016;2020 年 88,412;2021 年 66,348;2022 年 66,234;2023 年 59,799;2024 年 37,635。总体降幅约为 58.2%。其中,2020 年相对 2019 年略有回落(约 -1.8%),2021 年出现较大降幅(约 -25%),2022 年基本持平(约 -0.2%),2023 年继续下降(约 -9.7%),2024 年出现较大下滑(约 -37%)。该趋势显示流动性资源在近期呈波动性下降态势,且在2021-2024 年间出现明显的收缩。
- 总资产趋势(2005—2024)
- 总资产从 2005 年的 673,342 上升至 2008 年的高点 797,769,随后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至 2014 年约 648,349;2015 年跳水至 492,692,2016 年进一步降至 365,183,此后略有反弹至 377,945(2017 年),但自 2018 年起持续回落,直到 2024 年降至 123,140。总体来看,2008-2009 年间达到峰值后,资产规模呈长期下降态势,2024 年较峰值下降幅度显著。若以大致区间观察,资产规模在2015 年起出现更为明显的下降,随后几年虽有小幅波动,但总体走低,至 2024 年已接近多年低点。百分比层面,2024 年的总资产相比 2008-2009 年的高点,下降幅度超过两位数,显示出资产基础的显著收缩和潜在的结构性调整。
- 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2019—2024)
- 以可得年度计算,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大致在三分之一上下波动:2019 年约 33.8%;2020 年约 34.9%;2021 年约 33.3%;2022 年约 35.2%;2023 年约 36.7%;2024 年约 30.6%。比重总体呈现波动但在 2024 年有所回落。该趋势提示,在总资产持续下降的背景下,流动资产的规模并未同步以等比例减少,导致2024年的流动资产占比显著下行。上述变化可能与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应收账款、存货结构及资产处置安排等因素的组合影响相关,但仅以现有数据无法分解出具体构成变动。
- 关键洞察与潜在含义
- 综合分析显示,长期来看总资产自2008-2009年高点以来持续收缩,2015年起降幅加剧,并在2016年前后出现较为明显的结构性调整信号,随后多年处于下降态势,直到2024年达到相对低位。流动资产方面,只有近期六年可得数据,且在2021年后出现较大下降,2024年降幅尤为显著。两者叠加表明近年存在流动性压力上升与资产基础收缩的并存现象,可能源于资产处置、非核心业务剥离、现金与应收款项回收状况变化及库存管理调整等因素。就内部经营与资本配置而言,需要关注未来若干季度的现金流创造能力、资产处置策略及对流动性缓解的潜在安排,以评估对偿债能力与经营灵活性的影响。
资产负债表:负债和股东权益
流动负债 | 负债合计 | 借款总额 | 股东权益 | |
---|---|---|---|---|
2024年12月31日 | ||||
2023年12月31日 | ||||
2022年12月31日 | ||||
2021年12月31日 | ||||
2020年12月31日 | ||||
2019年12月31日 | ||||
2018年12月31日 | ||||
2017年12月31日 | ||||
2016年12月31日 | ||||
2015年12月31日 | ||||
2014年12月31日 | ||||
2013年12月31日 | ||||
2012年12月31日 | ||||
2011年12月31日 | ||||
2010年12月31日 | ||||
2009年12月31日 | ||||
2008年12月31日 | ||||
2007年12月31日 | ||||
2006年12月31日 | ||||
2005年12月31日 |
根据报告: 10-K (报告日期: 2024-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3-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2-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1-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0-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9-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8-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7-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6-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5-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4-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3-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2-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1-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0-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9-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8-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7-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6-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5-12-31).
本分析聚焦于三项核心财务科目及其趋势:流动负债、负债合计、借款总额与股东权益。单位均以百万计,时间区间覆盖2005年至2024年。数据中流动负债在早期缺失,但其余科目在全部年度披露。下文按科目逐条描述并总结其趋势特征与潜在含义。
- 流动负债(单位:以百万计)
- 仅在近六个年度披露,数值显示出明显波动:2019年为77,572,2020年下降至56,069,2021年进一步下降至51,953,2022年回升至56,947,2023年下降至50,876,2024年进一步下降至34,392。整体看,呈现出2019年以后逐步下降的趋势,且2024年水平显著低于2019年水平约43,180。就绝对水平而言,流动负债的波动幅度较大,且缺乏更早期数据使得长期趋势缺乏可比性。
- 负债合计(单位:以百万计)
- 数据表明,负债合计在2005年为555,934,随后在2007-2008年间达到峰值671,774至684,157的水平,随后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到2014年约511,516,2015年降至389,582,2016年降至284,668,2017年略升至292,561,随后继续下降至2024年的103,576。总体而言,负债总额经历了一个从高位到显著下降的阶段,约下降了84%至85%的区间,显示出显著的资本结构收缩与偿债力度加强的信号。
- 借款总额(单位:以百万计)
- 借款总额在2005年为370,437,2008年达到峰值523,762,2009年为510,192。2014年降至364,980,2015年继续大幅下降至198,276,随后逐年降低至2024年的19,273。整体路径呈现先上升后快速大幅下降的特征,2014年以来的降幅尤为显著,累计下降超过95%(相对于2008年的水平)。这反映出显著的债务削减和/或再融资结构的改变,降低了长期融资依赖。
- 股东权益(单位:以百万计)
- 股东权益自2005年的109,354逐步上升至2013年的130,566,随后出现持续下滑,2014年降至128,159,2015年降至98,274,2016年降至75,828,2017年降至64,263,2018年降至30,981,2019年降至28,316;2020年回升至35,552,2021年进一步增至40,310,2022年回落至36,366,2023年降至27,378,2024年降至19,342。总体呈现自2013年起的显著下行趋势,并在2020-2021年出现短时反弹后再次下行,2024年处于较低水平,较2005年初水平下降约82%。
综合分析要点:在2005-2008/2010前后,负债总额与借款总额处于较高水平,显示出以债务支撑的资本结构特征。自2014年起,借款与负债总额显著回落,反映出显著的偿债行动与/或资产处置对负债规模的压缩。股东权益在同一时期经历从高位到低位的剧烈变动,且在2020-2021年短暂反弹后再次下行,指向资本结构的恢复性脆弱性以及盈利能力或资本回报的压力。流动负债在可比区间内持续下降,并在2024年达到较低水平,提示短期偿债压力的缓解或短期负债结构的再配置,但由于缺乏早期数据,整体对流动性状况的结论仍受限于时间覆盖。总体而言,近十余年间资金结构经历了显著的去杠杆化过程,长期债务和权益的显著下降提示资本结构的重大调整和潜在的经营成本/资本成本变化带来的影响。未来若要更准确评估风险水平,需要结合利润表与现金流量信息、外部融资条件及期内经营性现金流质量进行综合分析。
现金流量表
截至12个月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用于)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用于)筹资活动 |
---|---|---|---|
2024年12月31日 | |||
2023年12月31日 | |||
2022年12月31日 | |||
2021年12月31日 | |||
2020年12月31日 | |||
2019年12月31日 | |||
2018年12月31日 | |||
2017年12月31日 | |||
2016年12月31日 | |||
2015年12月31日 | |||
2014年12月31日 | |||
2013年12月31日 | |||
2012年12月31日 | |||
2011年12月31日 | |||
2010年12月31日 | |||
2009年12月31日 | |||
2008年12月31日 | |||
2007年12月31日 | |||
2006年12月31日 | |||
2005年12月31日 |
根据报告: 10-K (报告日期: 2024-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3-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2-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1-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0-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9-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8-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7-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6-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5-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4-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3-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2-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1-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0-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9-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8-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7-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6-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5-12-31).
基于给定的现金流量表三大类数据(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单位为百万),从2005年到2024年的年度数据呈现出明显的波动性与阶段性特征。整体来看,经营活动现金流在前期相对较高,随后进入长期下降和低位波动的阶段;投资活动现金流在多数年份呈现波动性较大的特征,存在若干阶段性明显的转折点;筹资活动现金流长期以净流出为主,显示资本结构与融资活动的强烈资金外流特征。综合各项,净现金流呈现较高的波动性,并非稳定的现金增减趋势。以下对各项数据进行分项分析与要点总结。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趋势
- 该项在2005年至2008年间持续走高,2008年达到峰值,约为47841;随后2009年大幅回落至约24724,2009年至2014年呈现持续性下降并缓慢维持在较低水平区间。自2015年起,经营性现金流进一步显著下滑,2015年约11856,2016年约6099,随后虽有反弹(2017年约11394、2019年约10419),但总体仍处于较低水平:2020年约3597、2021年仅约888,2022年至2024年维持在5千至6千区间波动。可以观察到一个明显的长期下降趋势,且在2014年以后进入低位并伴随较强波动性。该趋势提示经营性现金产生能力在后期较难维持高水平,可能与营运现金回收效率的变化、成本结构、应收应付周转等因素相关联。总体来看,经营活动现金流的波动性在近十多年显著增加,且绝对规模显著下降。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趋势
- 初期(2005–2008年)多为现金净流出,2005年-30331、2006年-51019、2007年-69701、2008年-40025,呈明显投资性现金流净流出压力。2009年转为现金净流入约42863,随后的2010–2013年维持净流入,分别约34481、20617、11399;2014年再度转为净现金流出(约-4742),随后2015年和2016年出现显著的净现金流入(约61613、62613,达到系列中的高位),2017年至2019年逐步回落至约3940–23705之间的区间。2020–2023年继续保持净流入态势,2024年再次转为净流出约-556。总体呈现出高度波动、并在2014年前后与2015–2016年出现两次明显“投资性回笼/资产处置”与“再投资或资产购置”的转折点的特征。此类波动通常与大额资产处置、收购/投资活动规模的阶段性变化以及潜在的资本性支出时点高度相关。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趋势
- 筹资活动现金流在初期(2005–2008年)呈现净流入(2006年约23450、2007年约28364、2008年约24640),表现为融资活动带来现金增量。自2009年起进入较强的净现金流出阶段,2009–2013年持续大幅负值,分别约-43513、-61470、-46819、-51074、-45629;2014年负值明显收敛至约-16952,2015年与2016年再度出现极端负值(约-69547、-89920,达到阶段性高点),随后2017–2024年多为负值,且规模在-1万至-4万之间波动,2021年达到又一次显著负值约-45296,整体呈现长期净资金流出倾向。该轨迹指向融资活动对现金的持续净出流,反映出在多数年份中以偿债、股利分配、回购等形式导致资金被外部释放的程度偏高,宏观层面的资金筹措压力或资本结构调整在该期间占据重要地位。
- 综合洞察与潜在关注点
- 三个现金流分项的叠加结果显示,净现金流在若干年度呈现正向盈余,但大多年份为负值或边际正向,且波动幅度较大,反映出资金来源与用途高度依赖于非经营性因素(如资产处置、资本性支出、融资安排等)的周期性变化。尤其是经营活动现金流在2014年以后进入长期低位并伴随极端波动,若经营端的现金回收能力持续偏弱,企业对外部融资与资本性活动的依赖将进一步增加,可能带来流动性与杠杆水平的双重压力。投资活动方面,2015–2016年出现明显的净现金流入,可能与资产处置或重大投资退出相关的现金回笼;2024年再度转为净流出,提示在当期资本性支出或重大投资决策方面再度发生现金流出增加。筹资活动方面的长期净流出显示资本结构调整、偿债或股东回报等压力持续存在,尤其在2015–2016年达到高位后,后续若无同步的经营性改善,可能放大对经营现金流的外部依赖。总体来看,资金结构的稳定性较低,管理层在资本分配、资产负债表风险与现金留存策略方面需要关注长期的可持续性与弹性。若未来经营改善未显著兑现,需重点评估现金流–利润的匹配度与对外部融资的依赖度,以防范潜在的流动性风险。
每股数据
截至12个月 | 基本每股收益1 | 稀释每股收益2 | 每股股息3 |
---|---|---|---|
2024年12月31日 | |||
2023年12月31日 | |||
2022年12月31日 | |||
2021年12月31日 | |||
2020年12月31日 | |||
2019年12月31日 | |||
2018年12月31日 | |||
2017年12月31日 | |||
2016年12月31日 | |||
2015年12月31日 | |||
2014年12月31日 | |||
2013年12月31日 | |||
2012年12月31日 | |||
2011年12月31日 | |||
2010年12月31日 | |||
2009年12月31日 | |||
2008年12月31日 | |||
2007年12月31日 | |||
2006年12月31日 | |||
2005年12月31日 |
根据报告: 10-K (报告日期: 2024-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3-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2-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1-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0-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9-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8-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7-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6-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5-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4-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3-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2-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1-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0-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9-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8-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7-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6-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5-12-31).
1, 2, 3 根据拆分和股票股息调整的数据。
以下分析聚焦三项关键指标的年度数据趋势:基本每股收益、稀释每股收益以及每股股息,覆盖2005年至2024年的完整序列。整体呈现出高波动性与阶段性结构性变化的特征,盈利能力与股利分配在不同年份呈现明显的反应差异。
- 总体趋势要点
- 两条主要的EPS序列(基本与摊薄)在大部分年份高度相关,差异通常较小,基本EPS在多数年份略高于摊薄EPS,反映潜在的摊薄因素对单位股本盈利的影响相对有限。股息水平在早期呈现持续上升态势,随后进入较长时间的低位期,直至2024年才有所回升。数据周期内的极端波动点集中在2015-2019年及2018年的单点极端值,显示经营盈利能力在该阶段受到显著冲击,进而影响资本回报政策的稳定性。
- 基本每股收益的模式与解读
- 2005-2007呈现强劲增速,2007年达到高点17.44,随后2008年回落至13.76;2009-2014维持在8-12区间,显示相对稳健的盈利结构。2015年出现明显亏损(-4.96),2016年迅速反弹至7.2,但2017年再次转为负值(-5.76),2018年达到极端负值(-20.96),随后2019年回落至负区间(-4.96),2020-2022再度处于低位或负值,2023年回升至正值8.44,2024年为6.04。该序列的波动性在2015-2019年尤为显著,且存在多次从正转负、再从负转正的转折点,表明盈利能力受结构性因素与周期性波动双重影响较大。
- 稀释每股收益的模式与解读
- 稀释EPS总体与基本EPS趋势高度一致,数值上通常略低于基本EPS,反映潜在的摊薄因素对单位股本盈利的影响在正负两端都较为有限。2015年和2017-2019年同样出现负值,2018年出现极端负值,与基本EPS同步性显著。2020-2022年回升至低位区间,2023-2024年再度回升,整体波动与基本EPS保持较高一致性,说明两者在盈利波动期的传导关系较为稳定。
- 每股股息的趋势与洞察
- 股息在2005-2008年间持续上升,2008年达到高点9.92美元;随后在2009-2010年迅速下滑至3.68美元,2011-2017逐步回升并于2016-2017达到7.44美元的高位水平,2018降至2.96美元,2019至2023年长期维持在0.32美元的低位,2024年小幅回升至1.12美元。该走势揭示股利支付存在明显的阶段性调整:初期偏高且相对稳健的分红政策在盈利波动加剧时趋于保守,进入长期低位后仅在2024年出现一定程度的回升。此现象可能反映对现金流、资本支出压力及未来投资需求的综合权衡。
- 关键洞察与策略含义
- - 数据序列显示盈利波动性较高且在若干年份出现亏损,提示经营环境或内部结构性因素在这些年份对盈利造成较大冲击;- 基本EPS与稀释EPS高度相关,摊薄因素对利润分配与每股收益的影响在本期分析中相对有限,二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个别年份的微小偏离;- 股息政策呈现阶段性与周期性变化:早期以较高股息水平为特征,随后进入较长的低位阶段,近年才有回升迹象,表明股利分配与自由现金流、资本支出及偿债能力之间存在较强的综合权衡;- 对投资者的意义在于关注盈利恢复的持续性、现金流覆盖能力以及未来股息支付的稳定性,从而评估长期回报的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