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益表
截至12个月 | 收入 | 营业收入(亏损) | 归属于时代华纳公司股东的净收入(亏损) |
---|---|---|---|
2017年12月31日 | 31,271) | 7,920) | 5,247) |
2016年12月31日 | 29,318) | 7,547) | 3,926) |
2015年12月31日 | 28,118) | 6,865) | 3,833) |
2014年12月31日 | 27,359) | 5,975) | 3,827) |
2013年12月31日 | 29,795) | 6,605) | 3,691) |
2012年12月31日 | 28,729) | 5,918) | 3,019) |
2011年12月31日 | 28,974) | 5,805) | 2,886) |
2010年12月31日 | 26,888) | 5,428) | 2,578) |
2009年12月31日 | 25,785) | 4,545) | 2,468) |
2008年12月31日 | 46,984) | (15,957) | (13,402) |
2007年12月31日 | 46,482) | 8,949) | 4,387) |
2006年12月31日 | 44,224) | 7,362) | 6,552) |
2005年12月31日 | 43,652) | 4,519) | 2,905) |
根据报告: 10-K (报告日期: 2017-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6-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5-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4-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3-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2-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1-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0-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9-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8-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7-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6-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5-12-31).
从所提供的财务数据中可以观察到,收入逐年呈现增长的趋势。2005年至2007年间,收入稳步增长,年度增幅保持较为平稳。然而,2008年收入略有下降,可能与全球金融危机有关,但在之后的几年中,收入又逐渐回升,直到2017年达到了31271百万单位,显示出公司收入总体呈上涨态势。
营业收入(或亏损)方面,表现出较大的波动。2005年至2007年,营业收入逐步提升,但2008年出现了大幅的亏损(-15957百万单位),这是该年度的一个显著异常,可能由金融危机引发的重组或资产减值等特殊事件所致。此后,营业收入逐渐恢复正值,且逐年增长,2017年达到7920百万,说明公司在经营业绩上已经实现明显改善,亏损年份逐年减少,盈利能力趋于稳定。
归属于时代华纳公司股东的净收入亦表现出较强的波动性。2005年至2007年,净收入持续增长,然而2008年出现明显亏损(-13402百万单位),与营业亏损同步,反映出公司在该年度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或非经营性损失。之后,净收入逐步改善,在2012年之后持续增长,2017年达到5247百万单位,达到了较之前时期更为稳健的盈利水平。整体来看,净利润的波动性较大,但最近几年明显趋于稳定和改善,体现了公司逐步恢复和提升的盈利能力。
总体而言,该公司在整体收入方面表现出持续增长的势头,尽管在某些年度经历了亏损或下降,但在过去几年已显示出明显的盈利改善。收入的增长结合经营和净利润的逐步回升,指示公司在扩展业务规模的同时,盈利能力也得到了增强。然而,2008年的亏损提示公司在该年度可能面临重大挑战,需关注未来潜在的风险因素对盈利能力的影响。总体而言,公司财务状况在逐步改善,但波动性仍存在,未来的持续增长和稳健盈利需依赖于市场环境和公司战略实施的效果。
资产负债表:资产
流动资产 | 总资产 | |
---|---|---|
2017年12月31日 | 15,219) | 69,209) |
2016年12月31日 | 13,485) | 65,966) |
2015年12月31日 | 12,513) | 63,848) |
2014年12月31日 | 13,180) | 63,259) |
2013年12月31日 | 12,844) | 67,994) |
2012年12月31日 | 13,288) | 68,304) |
2011年12月31日 | 13,432) | 67,801) |
2010年12月31日 | 13,138) | 66,524) |
2009年12月31日 | 13,007) | 65,730) |
2008年12月31日 | 16,602) | 113,896) |
2007年12月31日 | 12,451) | 133,830) |
2006年12月31日 | 10,851) | 131,669) |
2005年12月31日 | 13,463) | 122,475) |
根据报告: 10-K (报告日期: 2017-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6-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5-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4-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3-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2-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1-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0-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9-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8-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7-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6-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5-12-31).
从提供的财务数据中可以观察到,流动资产在2005年至2017年期间表现出较为波动的趋势。具体来看,流动资产在2005年达到最高点的约13,463百万,随后经历了一段波动期,最低点出现在2006年(10,851百万)和2009年(13,007百万)左右。在2008年,流动资产出现剧烈增加,达到16,602百万,随后逐步回落,并在2014年左右略有回升,最终在2017年达到15,219百万,较2005年有显著增长。
总资产方面,自2005年以来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其峰值出现在2006年(131,669百万)后逐步萎缩。2008年总资产显著下降至113,896百万,显示出在该期间可能经历了资产调整或重组。之后,总资产继续波动,最低点出现在2014年(63,259百万),之后略有回升,到了2017年,总资产恢复至69,209百万左右,较起点有所增长,但整体水平仍低于2005年前期的高点,显示公司在这段时期经历了资产规模的整体收缩和调整。
综上所述,财务数据反映出公司在2008年前后面临一定的资产调整压力,导致总资产大幅减少,而流动资产则表现出一定的恢复迹象,表明公司在当前资产结构上趋于活跃,但整体资产规模未能完全恢复到2005年前的水平。管理层可能在这段期间进行资产优化或剥离非核心资产,以应对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及内部战略调整,未来财务表现的变化将取决于资产优化和收入增长等多方面因素。
资产负债表:负债和股东权益
流动负债 | 总债务 | 时代华纳公司股东权益合计 | |
---|---|---|---|
2017年12月31日 | 14,077) | 23,744) | 28,375) |
2016年12月31日 | 9,703) | 24,339) | 24,335) |
2015年12月31日 | 8,002) | 23,792) | 23,619) |
2014年12月31日 | 9,204) | 22,494) | 24,476) |
2013年12月31日 | 8,383) | 20,165) | 29,904) |
2012年12月31日 | 9,829) | 19,871) | 29,877) |
2011年12月31日 | 8,922) | 19,524) | 29,957) |
2010年12月31日 | 8,643) | 16,549) | 32,940) |
2009年12月31日 | 8,765) | 15,416) | 33,383) |
2008年12月31日 | 13,976) | 39,683) | 42,288) |
2007年12月31日 | 12,193) | 37,130) | 58,536) |
2006年12月31日 | 12,780) | 34,997) | 60,389) |
2005年12月31日 | 12,588) | 20,330) | 62,715) |
根据报告: 10-K (报告日期: 2017-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6-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5-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4-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3-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2-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1-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0-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9-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8-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7-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6-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5-12-31).
从提供的财务数据可以观察到,流动负债在整个期间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2005年至2007年期间,流动负债略有波动,但整体变化不大,维持在1.19亿至1.27亿之间。2008年出现显著上升,达到了1.40亿,随后在2009年和2010年出现下降,尤其是在2009年显著下降至8765百万,显示短期负债在金融危机期间或因应市场环境变化而有所调整。随后,流动负债于2011年至2015年期间再次回升,2015年达到最大值9703百万,之后在2016年明显增加至1.4077亿,反映在该期间短期负债规模有所扩大。整体来看,流动负债总量在2005年至2017年期间总体上呈波动态势,且在2016年达到峰值,说明公司在流动性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调整和变化。
总债务方面,从2005年的2.03亿逐步增长至2016年的2.38亿,显示公司整体借款规模逐年增加。2006年到2007年,债务增长较为平稳,但在2008年经历了加速上升,达到了3.97亿,可能反映公司在金融危机期间进行的融资扩张。之后的几年中,总债务持续增长,虽然增速略有放缓,但始终保持上升趋势,直到2016年略微回落至2.37亿。整体来看,公司的债务规模在整个期间内逐步扩大,反映在资本结构上倾向于借款融资的趋势。此外,债务规模的不断增长可能对财务杠杆和偿债压力产生较大影响,需关注其偿债能力和风险。
股东权益在2005年达到最高点的62715百万后逐渐下降,至2009年降至33383百万,之后在2010年至2017年期间波动下降,2014年和2015年达到最低点24476百万和23619百万。此后略有回升至2017年的28375百万。这一变化趋势显示公司股东权益由高点逐步减少,可能受到净利润波动、资产重估或股利分配等因素影响。权益的持续减少可能暗示公司在盈利能力或资产积累方面面临一定压力,但在2017年出现回升,成为潜在的好转迹象。
总的来看,该公司的财务结构在20年期间经历了多次波动。债务规模逐步上升,显示公司依赖外部融资增强资产规模;而流动负债的变化则反映了流动性管理的动态调整;股东权益的减少提示公司可能面临盈利能力的压力或资本重组。不过,2016年至2017年间的数值变化显示出一定的恢复迹象。建议结合其他财务指标(如盈利能力、现金流等)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以全面评估公司的财务健康状况和未来发展潜力。
现金流量表
截至12个月 | 运营提供现金 | 投资活动提供的现金(已使用) | 筹资活动提供(使用)的现金 |
---|---|---|---|
2017年12月31日 | 5,094) | (996) | (3,001) |
2016年12月31日 | 4,683) | (1,360) | (3,922) |
2015年12月31日 | 3,851) | (993) | (3,313) |
2014年12月31日 | 3,681) | 1,383) | (3,943) |
2013年12月31日 | 3,716) | (910) | (3,783) |
2012年12月31日 | 3,476) | (1,246) | (2,831) |
2011年12月31日 | 3,448) | (1,086) | (2,533) |
2010年12月31日 | 3,314) | (1,436) | (2,924) |
2009年12月31日 | 3,385) | 8,242) | (8,543) |
2008年12月31日 | 10,332) | (6,486) | 1,320) |
2007年12月31日 | 8,475) | (4,019) | (4,489) |
2006年12月31日 | 8,598) | (12,472) | 1,203) |
2005年12月31日 | 4,965) | (2,496) | (4,388) |
根据报告: 10-K (报告日期: 2017-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6-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5-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4-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3-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2-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1-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0-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9-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8-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7-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6-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5-12-31).
根据提供的财务数据,运营提供的现金在2005年至2017年期间呈现增长趋势,尤其在2006年显著增加,从2005年的4965百万提升至2006年的8598百万,之后虽有所波动,但整体保持在较高水平。2009年之前,运营现金流总体偏稳,2010年及之后增长加快,2016年和2017年达到最高水平,分别为4683百万和5094百万,显示出良好的经营现金流状况。
投资活动所提供的现金在2005年至2008年期间为负值,说明公司主要处于投资现金流为出,进行资产购置或其他投资活动。然而,2009年起出现明显的正向变化,尤其在2009年,投资现金流达到8242百万,为历史较高水平,表明公司在这一年度可能进行了资产处置或回收投资。随后的年份,投资现金流多为负值,说明持续进行投资支出,但总体规模逐步缩减,从2010年的-1436百万逐步改善到2017年的-996百万,显示投资活动逐步趋于保守或减缓。
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在2005年至2017年间表现出较大波动。2005年出现大量的筹资现金净流出(-4388百万),随后在2006年转为正值(1203百万),表明公司期间进行了债务或资金的筹集措施。2007年再度出现大规模的现金净流出(-4489百万),反映出偿还债务或股息支付增加。在2009年前后,筹资现金流频繁变动,既有出也有入,说明公司在资本结构调整或融资方面采取了灵活的策略。2010年至2017年,筹资现金流多为负值,显示公司持续偿债或股利分配,尤其在2010年到2014年期间,支出较为集中。进入2015年至2017年,筹资现金流仍为净流出,但逐渐收窄,可能反映公司债务水平的逐步降低或融资策略的调整。
总体而言,该公司在2005年至2008年期间表现出较强的现金流波动性,运营现金流持续稳健,投资和筹资活动表现出较大的变动幅度。2009年开始,经营现金流明显改善,投资现金流在2009年达到了高点后逐步收缩,意味着公司在投资策略上由激进行动逐步转为稳健,筹资方面也逐渐趋于平衡。整体来看,公司在此期间经历了资金结构调整与经营改善,体现出较强的财务韧性与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每股数据
截至12个月 | 基本每股收益1 | 稀释每股收益2 | 每股股息3 |
---|---|---|---|
2017年12月31日 | 6.73 | 6.64 | 2.01 |
2016年12月31日 | 5.01 | 4.96 | 1.61 |
2015年12月31日 | 4.69 | 4.62 | 1.40 |
2014年12月31日 | 4.42 | 4.34 | 1.27 |
2013年12月31日 | 3.99 | 3.92 | 1.15 |
2012年12月31日 | 3.14 | 3.09 | 1.04 |
2011年12月31日 | 2.74 | 2.71 | 0.94 |
2010年12月31日 | 2.27 | 2.25 | 0.85 |
2009年12月31日 | 2.08 | 2.07 | 0.75 |
2008年12月31日 | -11.22 | -11.22 | 0.75 |
2007年12月31日 | 3.54 | 3.51 | 0.72 |
2006年12月31日 | 4.71 | 4.65 | 0.63 |
2005年12月31日 | 1.86 | 1.86 | 0.30 |
根据报告: 10-K (报告日期: 2017-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6-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5-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4-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3-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2-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1-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0-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9-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8-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7-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6-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5-12-31).
1, 2, 3 根据拆分和股票股息调整的数据。
整体来看,该公司的每股收益经历了显著的变化。2005年至2007年期间,基本每股收益从1.86美元逐步上升至3.54美元,显示盈利能力有所增强。然而,2008年出现大幅负增长,归因于当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每股收益大幅亏损至-11.22美元。随后,从2009年开始,收益逐步恢复并持续增长,到2017年达到6.73美元,显示公司盈利能力在危机后逐步恢复并实现提升。
稀释每股收益的变动趋势与基本每股收益基本一致,体现了公司整体盈利状况的变化。两者在大部分年份都表现出同步的增长轨迹,特别是在2005年至2007年期间,以及随后的逐步恢复期,表明公司在财务结构调整和盈利质量方面表现稳定。2008年同样出现亏损,之后逐步改进,从2010年起持续增长,到2017年达到6.64美元,显示公司盈利的持续改善和超越经济危机时期的表现。
关于每股股息,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体现公司在提高股东回报方面保持积极态度。2005年每股股息为0.30美元,至2017年已增加至2.01美元,增长幅度显著,表明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改善的同时,也逐步提高了股东的回馈水平。这一趋势还反映出公司具备稳定的现金流和良好的资本管理策略,能够持续增加股息支付。
综上所述,该公司在经历2008年金融危机带来的亏损后,逐步恢复盈利能力,并实现全面增长,特别是在2010年以来表现尤为突出。其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的同步增长,结合逐步上升的股息支付水平,表明公司整体财务状况稳健,盈利质量显著改善,为未来持续增长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