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
流动资金比率 | = | 流动资产1 | ÷ | 流动负债1 | |
---|---|---|---|---|---|
2018年12月31日 | 2.32 | = | 11,151) | ÷ | 4,802) |
2017年12月31日 | 2.22 | = | 10,777) | ÷ | 4,862) |
2016年12月31日 | 2.90 | = | 11,677) | ÷ | 4,023) |
2015年12月31日 | 4.03 | = | 21,609) | ÷ | 5,359) |
2014年12月31日 | 2.56 | = | 15,068) | ÷ | 5,883) |
2013年12月31日 | 2.73 | = | 13,704) | ÷ | 5,026) |
2012年12月31日 | 2.75 | = | 13,086) | ÷ | 4,752) |
2011年12月31日 | 2.81 | = | 11,577) | ÷ | 4,121) |
2010年12月31日 | 3.22 | = | 8,886) | ÷ | 2,757) |
2009年12月31日 | 2.99 | = | 8,638) | ÷ | 2,889) |
2008年12月31日 | 2.66 | = | 7,411) | ÷ | 2,781) |
2007年12月31日 | 3.14 | = | 7,573) | ÷ | 2,411) |
2006年12月31日 | 2.37 | = | 11,183) | ÷ | 4,727) |
2005年12月31日 | 2.10 | = | 9,327) | ÷ | 4,437) |
根据报告: 10-K (报告日期: 2018-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7-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6-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5-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4-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3-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2-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1-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0-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9-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8-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7-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6-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5-12-31).
1 以百万计
本分析对象的流动性相关数据覆盖2005-2018年,单位为百万。以下对三项指标的时间序列特征、阶段性波动及潜在含义进行系统性评估,力求以客观的方式揭示数据呈现的模式与趋势。
- 流动资产(单位:以百万计)
- 总体趋势呈现较明显的波动性上升态势。2005年为9327,2006年增至11183,随后在2007与2008年分别回落至约7573与7411。2009年至2015年间持续上升,特别是2011-2015呈现较强的增长,2015年达到21609的高点。此后2016年和2017年显著回落,分别为11677和10777,2018年略有回升至11151。由此可见,2010年代中期经历一次性放大后的资金规模回归至较低水平,但仍高于2005年前期水平。该期间的快速上升可能与运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及存货/应收账款等项的扩张有关;随后的大幅回落可能与经营周期波动、资产重组或应收/存货结构调整等因素相关。
- 流动负债(单位:以百万计)
- 总体趋势呈现周期性波动与阶段性上升的特征。2005年为4437,2006年升至4727,2007年大幅回落至2411,2008年回升至2781,2009年略增至2889,2010年小幅下降至2757,2011-2014年连年上升,2014年达到约5883的高点。2015年下降至5359,2016年进一步降至4023,2017年回升至4862,2018年略降至4802。该序列的波动性较高,且在2010年前后及2014-2016年呈现出显著的周期性波动,可能与短期资金安排、营运资金管理策略以及非经常性支出的变化相关。
- 流动资金比率(当前比率,单位无量纲)
- 比率在2005-2010年间维持在2.1-3.22之间,2007年达到峰值3.14,2010年再度上升至3.22;2011-2014年持续回落,区间降至2.56-2.99之间。2015年出现显著跃升,达到4.03的高点,随后2016年降至2.9,2017年进一步降至2.22,2018年略回升至2.32。该波动显示短期偿债能力在较长周期内保持稳健,但2015年的异常提升指向资产端的非持续性扩张或一次性现金/存货项对流动性的影响。进入2016-2018年,比率回落至传统运行区间,提示资金周转压力的缓解与资产端回落之间的再平衡。
与竞争对手的比较
Halliburton Co. | Schlumberger Ltd. | |
---|---|---|
2018年12月31日 | 2.32 | 1.17 |
2017年12月31日 | 2.22 | 1.21 |
2016年12月31日 | 2.90 | 1.59 |
2015年12月31日 | 4.03 | 1.91 |
2014年12月31日 | 2.56 | 1.74 |
2013年12月31日 | 2.73 | 1.94 |
2012年12月31日 | 2.75 | 1.95 |
2011年12月31日 | 2.81 | 1.95 |
2010年12月31日 | 3.22 | 1.67 |
2009年12月31日 | 2.99 | 1.88 |
2008年12月31日 | 2.66 | 1.59 |
2007年12月31日 | 3.14 | 1.47 |
2006年12月31日 | 2.37 | 1.42 |
2005年12月31日 | 2.10 | 1.55 |
根据报告: 10-K (报告日期: 2018-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7-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6-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5-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4-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3-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2-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1-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0-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9-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8-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7-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6-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5-12-31).
与行业比较: 能源
Halliburton Co. | 能源 | |
---|---|---|
2018年12月31日 | 2.32 | 1.06 |
2017年12月31日 | 2.22 | 1.00 |
2016年12月31日 | 2.90 | 1.02 |
2015年12月31日 | 4.03 | 1.09 |
2014年12月31日 | 2.56 | 1.10 |
2013年12月31日 | 2.73 | 1.16 |
2012年12月31日 | 2.75 | 1.31 |
2011年12月31日 | 2.81 | 1.18 |
2010年12月31日 | 3.22 | 1.24 |
2009年12月31日 | 2.99 | 1.17 |
2008年12月31日 | 2.66 | 1.28 |
2007年12月31日 | 3.14 | 1.27 |
2006年12月31日 | 2.37 | 1.33 |
2005年12月31日 | 2.10 | 1.38 |
根据报告: 10-K (报告日期: 2018-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7-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6-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5-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4-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3-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2-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1-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0-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9-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8-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7-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6-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5-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