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费用户专区
免费试用
本周免费提供Delta Air Lines Inc.页面:
数据隐藏在后面: 。
这是一次性付款。没有自动续订。
我们接受:
损益表
截至12个月 | 营业收入 | 营业收入(亏损) | 净利润(亏损) |
---|---|---|---|
2021年12月31日 | |||
2020年12月31日 | |||
2019年12月31日 | |||
2018年12月31日 | |||
2017年12月31日 | |||
2016年12月31日 | |||
2015年12月31日 | |||
2014年12月31日 | |||
2013年12月31日 | |||
2012年12月31日 | |||
2011年12月31日 | |||
2010年12月31日 | |||
2009年12月31日 | |||
2008年12月31日 | |||
2007年12月31日 |
根据报告: 10-K (报告日期: 2021-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0-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9-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8-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7-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6-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5-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4-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3-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2-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1-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0-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9-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8-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7-12-31).
以下分析基于年度数据序列,单位均为百万,并聚焦收入与利润两条主线的趋势、波动及潜在含义,呈现为一个中立、客观的内部报告风格描述。
- 总体趋势与结构性观察
- 在2007年至2019年期间,营业收入呈现持续增长的总体态势,年度金额从约1.92万上升至约4.70万,显示收入规模显著扩大。2020年受到全球性冲击,收入骤降至约1.71万,2021年有所回升至约2.99万,但尚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利润层面,净利润波动显著,存在若干年度的强烈正向与负向波动,疫情对2020年的冲击尤为显著。总体而言,收入规模与利润质量之间存在较大分化,盈利水平对外部冲击高度敏感。所有数值单位均为百万。
- 营业收入(经营性盈亏)趋势
- 经营性盈亏在2007年为正向约1,096,2008年因市场与行业环境恶化转为显著亏损约-8,314,2009年略有收敛至-324,2010年至2013年逐步转正并持续改善,2015年达到高点约7,802,2016年约6,952,2017年约6,114,2018年约5,264,2019年约6,618,呈现自2010年代中期起盈利能力的稳定提升。2020年受到疫情冲击,经营性亏损再度扩大至约-12,469,2021年小幅回升至约1,886,显示对冲成本与收入端的波动仍较为剧烈且恢复路径不甚平滑。整体看,经营性盈亏的波动幅度高于营业收入本身,且2020年的跌幅与2013年前后水平的盈利能力形成对比。
- 净利润(整体盈亏)趋势
- 净利润在2007年为正向约1,612,2008年大幅转为负向约-8,922,2009年再度转负至-1,237;2010-2012阶段回升并实现正向利润,2013年实现显著跃升至约10,540,随后2014年回落至约659;2015-2019年持续正向盈利,2019年达到约4,767;2020年经受更大冲击,净利润跌至约-12,385,2021年回升至约280,呈现利润水平在疫情后仍处低谷、但有边际改善的态势。整体上,净利润波动幅度明显,且对非常规性因素(如非经营性项目、市场环境、成本结构等)的敏感度较高。
- 关键阶段的洞见与解读要点
- 1) 2008年的深度亏损与2007年的稳健增长之间的对比,反映出行业周期性因素和市场环境对盈利质量的影响在早期阶段相对较大。2) 2013年的净利润明显高于同期经营利润,提示非经营性因素对当年净利贡献显著,需结合非经常性项目进行进一步分解与了解。3) 2015-2019年期间,经营利润与净利润均处于较高水平,显示核心盈利能力在这一阶段较为稳健,且净利润的正向区间高于早期阶段的波动。4) 2020年的疫情冲击对收入、经营性利润与净利润同时造成极端负向冲击,展示行业对外部冲击的脆弱性与成本结构对利润的放大效应。5) 2021年的数据恢复迹象表明需求与收入端开始恢复,但净利润仍显著低于疫情前水平,且波动性仍在,提示利润质量的恢复需要时间与结构性改善。
综合来看,该主体在长期收入规模上表现出强劲的扩张性,但利润质量呈现明显的周期性与结构性波动,疫情作为外部冲击对利润端的冲击尤为显著。未来的盈利可持续性将取决于成本结构的优化、非经营性因素的控制以及收入端对市场环境波动的抵御能力的提升。
资产负债表:资产
流动资产 | 总资产 | |
---|---|---|
2021年12月31日 | ||
2020年12月31日 | ||
2019年12月31日 | ||
2018年12月31日 | ||
2017年12月31日 | ||
2016年12月31日 | ||
2015年12月31日 | ||
2014年12月31日 | ||
2013年12月31日 | ||
2012年12月31日 | ||
2011年12月31日 | ||
2010年12月31日 | ||
2009年12月31日 | ||
2008年12月31日 | ||
2007年12月31日 |
根据报告: 10-K (报告日期: 2021-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0-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9-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8-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7-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6-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5-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4-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3-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2-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1-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0-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9-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8-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7-12-31).
- 流动资产
-
数据区间为2007年至2021年,单位为百万单位,未出现缺失值。总体呈现较高波动性但长期呈现上升趋势的特征,在特定年份出现显著跃升与回落,反映该实体在不同周期中的现金及流动性管理策略的调整。
从年际变化看,2007年到2008年,流动资产由5240增至8904,增幅约69%,显示在经济周期节点或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积累方面存在显著提升。随后2008年至2009年回落至7741,约下降13%,2010年至2013年间回落与回升交错,分别为7307、7729、8272、9651,呈现出缓慢的上行趋势。2014年再度显著上升至12465,为近年最高水平之一,随后2015年回落至9056、2016年降至7451,2017年略增至7844,2018年下降至6340,2019年回升至8249,波动区间再次增大。2019年至2020年出现极端跃升,2020年达到17404,随后2021年略降至15940,但水平仍显著高于2013年前后的水平。上述趋势指向在宏观周期与行业冲击背景下,流动性缓冲规模经历快速扩张与再配置的阶段性特征。
就占总资产的比重来看,2014年流动资产占比提升至约23%,随后在2015–2018年区间回落至大约10%到15%之间,2019年回升至约13%,2020年再度显著上升至约24%,2021年约为22%。这一波动序列提示在不同阶段对短期偿付能力的关注度存在显著差异,且流动性缓冲的规模与资产结构调整之间存在较强相关性。异常高的2020年与2021年的占比,往往与疫情期间的现金与短期投资配置、应对经营现金流波动的策略调整以及政府或市场性流动性工具的使用有关,但数据本身并未给出具体构成。
- 总资产
-
数据区间同样为2007年至2021年,单位为百万单位,未出现缺失值。总资产总体呈现长期上升趋势,波动幅度相对较小,显示资本基底的扩张在大多数时期持续进行,其中2007年至2008年显著扩张,从32423增至45014,增幅约39%,随后在2008–2011年间略有波动但仍处于上行或高位水平。2012至2014年持续上涨,达到54121,2013年至2014年的增速较为稳健。2015年至2016年出现小幅回落,2016年降至51261,随后2017年至2019年逐步回升至64532。2020年出现显著跃升,资产规模达到71996,2021年略增至72459,显示在疫情及后续市场环境下,该实体的资产基底维持在高水平并略有扩张。
从结构性角度观察,长期趋势指向源自经营性资产、长期投资及其他非流动性资产的叠加所带来的总体扩张效应。2020年的大幅增长可能与在非常规经营环境下的资金配置、流动性管理及潜在的政府或市场性支持工具有关,但数据未提供对构成的解读,因此仅就表面趋势进行解读。2021年的小幅扩张则表明在高位水平上保持了稳定的资产规模,利于支撑未来的经营与融资需求。
资产负债表:负债和股东权益
流动负债 | 负债合计 | 长期债务和资本租赁,包括当前到期的债务和资本租赁 | 股东权益(赤字) | |
---|---|---|---|---|
2021年12月31日 | ||||
2020年12月31日 | ||||
2019年12月31日 | ||||
2018年12月31日 | ||||
2017年12月31日 | ||||
2016年12月31日 | ||||
2015年12月31日 | ||||
2014年12月31日 | ||||
2013年12月31日 | ||||
2012年12月31日 | ||||
2011年12月31日 | ||||
2010年12月31日 | ||||
2009年12月31日 | ||||
2008年12月31日 | ||||
2007年12月31日 |
根据报告: 10-K (报告日期: 2021-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0-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9-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8-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7-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6-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5-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4-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3-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2-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1-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0-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9-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8-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7-12-31).
- 总体观察
- 该数据集揭示了在所分析时期内,流动性与融资结构呈现显著的周期性波动,尤以疫情时期(2020年)对融资规模与权益结构的冲击最为明确。总体而言,流动负债、负债合计和长期债务及资本租赁在不同阶段呈现上升与回落的交替趋势;股东权益(赤字)在早期有所改善后再度波动,2020年受经营亏损及融资活动影响显著下降,2021年略有恢复但仍处于相对低位。对债务水平与偿债能力的长期观察显示,企业在危机期通过增加长期负债与租赁安排来增强流动性,但随后的市场复苏阶段,负债总体水平仍然维持在高位,且权益端的波动性较大。
- 流动负债趋势与解读
- 数值区间显示自2007年6605增至2008年的11022,随后在2009年回落至9797,2010年至2015年持续上升,2015年达到约17526,2017年进一步上升至约18573,2019年接近20204,2020年回落至15927,2021年再次大幅上涨至20966。总体上呈现先上升、再波动、再上升的特征,且在2017年达到相对高位后,2020年受疫情影响出现短期回落,2021年再度显著上升。结合总负债的变化,流动负债占总负债的比重在不同阶段出现较大波动,2017年左右接近半数附近的水平,2020年因总负债大幅上升而比重回落,2021年再度回升至约30%左右。洞察要点在于,流动负债的波动与现金管理、短期融资安排及应付账款周转密切相关,且在疫情冲击后,流动性管理显著成为优先事项。
- 负债合计趋势与解读
- 负债合计在2007-2008年快速上升(从22310增至44140),此后在2009-2012年间维持在42,000-46,681之间的相对高位,2013年短暂回落至约40,609,随后2014-2019年再度上行至约49,174,2020年因疫情推动进入历史高位70,462,2021年略降至68,572。可观察到,疫情成为推动负债总额迅速上升的关键因素之一,且在2020年后负债水平仍然处于高位,显示出融资对流动性支持的持续需求以及对业务恢复的不确定性带来的缓冲需求。
- 长期债务与资本租赁趋势与解读
- 在2007-2009阶段长期债务与资本租赁快速上升(2007:9,295;2008:16,571;2009:17,198),随后2010-2016逐步下降至7,332,呈持续性去杠杆的迹象;2017-2019再次回升至11,160;2020年出现剧烈跃升至29,157,2021年略降至26,920。该路径显示企业通过延长期限的负债与租赁安排,在危机期以保持现金流与运营能力的同时,疫情后再度扩大长期融资以支撑复苏及资产需求。2020年的显著跃升反映出对流动性需求的应对策略,以及在危机后维持资产投资和运营能力的资金安排。
- 股东权益(赤字)趋势与解读
- 股东权益呈现从正向积累到负向再回正向的波动:2007年为正值10113,2008年降至874,2009年245,2010年897,2011年进入赤字(-1396),2012年进一步恶化至-2131;2013年转为正值并显著上升至11643,2014-2019年维持在8813-15358之间,显示经营改善与资本回报的阶段性结果。2020年因疫情导致亏损放大,股东权益大幅回落至1534,2021年略有回升至3887。综合来看,权益波动与利润波动、以及在关键时点的资本注入或亏损金额密切相关,疫情对权益的冲击尤为显著,恢复进程仍需关注未来的盈利能力与再资本化安排。
现金流量表
截至12个月 | 经营活动提供(用于)的现金净额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用于) | 筹资活动提供(用于)的现金净额 |
---|---|---|---|
2021年12月31日 | |||
2020年12月31日 | |||
2019年12月31日 | |||
2018年12月31日 | |||
2017年12月31日 | |||
2016年12月31日 | |||
2015年12月31日 | |||
2014年12月31日 | |||
2013年12月31日 | |||
2012年12月31日 | |||
2011年12月31日 | |||
2010年12月31日 | |||
2009年12月31日 | |||
2008年12月31日 | |||
2007年12月31日 |
根据报告: 10-K (报告日期: 2021-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0-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9-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8-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7-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6-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5-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4-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3-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2-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1-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0-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9-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8-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7-12-31).
以下为对所给年度现金流数据的分析。数据覆盖经营、投资、筹资三大活动的净现金流,单位为百万。未见缺失值,数据完整,便于观察趋势与周期性波动。以下对各项现金流的模式进行分项分析,并给出综合洞见。
- 经营活动现金净额趋势
-
在2007年至2019年期间,经营活动现金净额总体呈现正向、稳健的上升态势,体现经营现金产生能力的提升以及盈利质量的改善。2007年为1359,2008年急剧转负至-1707,显示当年经营活动承压,可能受行业周期与成本结构波动影响。自2009年起,现金净额恢复正向,2009年1379,2010年2832,2011年2834,2012年2476,2013年4504,2014年4947,呈现持续改善并维持在较高水平区间。2015年达到峰值7927,2016年略降至7205,2017年再降至5148,2018年回升至7014,2019年进一步增至8425,显示随经营效率和现金回收能力的提升,现金生产力显著增强。
2020年受到全球疫情冲击,经营活动现金净额转为负值,-3793,反映当年运营活动现金回流受阻、现金支出压力增大。2021年出现快速复苏,回升至3264,表明疫情后期经营活动现金创造能力恢复,但水平仍低于2019年的高点,提示对冲击期间的现金缺口仍需通过其他融资安排或现金管理来平衡。
- 投资活动现金净额趋势
-
投资活动净现金流总体为现金净流出,说明资本性支出和资产投资占用现金较大,历史上波动性较高。
2007年为-625,2008年回到正向1598,随后在2009至2014年多为负值,依次为-1008、-2026、-1498、-1962、-2756、-2463,显示资金用于资产购买与长期投资的持续性。
2015年至2019年,投资净流出持续扩大,2015年-3955,2016年-2155,2017年-5366,2018年-4393,2019年-4563,呈现出较大额的年度投资活动支出,可能与机队更新、基础设施投资及其他长期资产投入相关。2020年达到历史高点的现金净流出-9238,疫情期资金分配向投资活动集中,2021年回落至-898,显示资本投入显著放缓但仍为现金流出。
- 筹资活动现金净额趋势
-
筹资活动净现金流总体以现金净流出为主,反映在大多数年度通过筹资活动实现资金外流的结构性特征。2007年为-120,2008年出现显著正向1716,随后2009年-19,2010年-2521,2011年-1571,2012年-755,2013年-1320,2014年-3240,2015年-4088,2016年-4260,2017年-730,2018年-1726,2019年-2880,均显示通过筹资活动进行资金外流,可能包括债务偿付、股利支付或回购等。
2020年出现显著的反向变动,筹资净现金流大幅增加至+19356,推断为在危机时期通过增发债务或发行股权等方式大幅提升流动性。2021年回落至-3852,表明融资活动在恢复阶段趋于保守并偏向偿还或减少新增融资。
- 综合洞见
- 三项现金流之间的关系揭示出对流动性管理的高度敏感性。疫情冲击在2020年对经营现金流造成直接冲击,但通过大规模融资活动的增发融资与资产处置等手段,现金充裕度在当年获得显著改善,进而在2021年经营现金流恢复较强的正向态势。投资活动方面的长期性资本支出在疫情前后持续存在,2020年的极端负值表明在危机前后仍维持高水平资本性投资,可能与机队现代化与基础设施升级计划相关,2021年回落显示投资节奏回归更为保守。筹资方面,2020年的异常巨大正向现金流为短期流动性安排的体现,2021年回归负值表明融资活动在恢复阶段趋于保守并偏向偿还或减少新增融资。总体来看,现金流结构呈现典型的周期性波动特征,且对外部冲击具有明显的缓冲作用,但在疫情等极端事件中对经营性现金流的依赖需要通过额外的筹资安排来保持运营弹性与资本支出计划。
每股数据
截至12个月 | 基本每股收益1 | 稀释每股收益2 | 每股股息3 |
---|---|---|---|
2021年12月31日 | |||
2020年12月31日 | |||
2019年12月31日 | |||
2018年12月31日 | |||
2017年12月31日 | |||
2016年12月31日 | |||
2015年12月31日 | |||
2014年12月31日 | |||
2013年12月31日 | |||
2012年12月31日 | |||
2011年12月31日 | |||
2010年12月31日 | |||
2009年12月31日 | |||
2008年12月31日 | |||
2007年12月31日 |
根据报告: 10-K (报告日期: 2021-12-31), 10-K (报告日期: 2020-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9-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8-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7-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6-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5-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4-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3-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2-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1-12-31), 10-K (报告日期: 2010-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9-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8-12-31), 10-K (报告日期: 2007-12-31).
1, 2, 3 根据拆分和股票股息调整的数据。
对给定年度财务序列的分析如下,以中立、客观的语气呈现,重点揭示数据中的模式、变化及潜在洞察。
- 总体趋势与可观察模式
- 核心每股收益(基本)与稀释每股收益(稀释)呈现高度相关的波动,反映利润波动对股东回报的直接影响。2007年为正向高位,2008年和2009年迅速转为亏损,2010-2012年逐步回升但幅度有限,2013年出现显著跳升,随后2014年回落,2015-2019维持相对稳健的盈利区间,2019年达到较高水平。2020年再次遭遇极端亏损,2021年回到低位水平。基本EPS与稀释EPS走势高度一致,差异通常很小,提示资本结构对每股利润的额外影响在此阶段并不显著。
- 分项分析:基本与稀释每股收益
- 两条指标的走势基本同步,差距在数十美分美元以内,显示经营利润波动对股东回报的影响是主要驱动因素,资本结构对每股利润的放大效应有限。2007年的EPS分别为7.38(基本)与5.42(稀释),2008-2009年区间呈现亏损态势,2013年两者均达到约12美元的高点,2014年回落,2015-2019年持续在4-7美元区间,2020年再次处于负值,2021年回到约0.44美元。
- 分项分析:分红政策与股息趋势
- 股息在数据序列中自2013年首次出现,初值0.12美元,随后逐年提升,2014-2019年的分红水平持续攀升,尤其2016-2019年接近1美元区间。2020年分红降至0.4美元,显示在利润与现金流承压时的分红调整。2021年未分红,体现疫情期的现金管理策略偏向保守或暂停分红以保留资金。
- 关键波动点与驱动因素的解读
- 2008-2009年的亏损与2020年的亏损分别对应全球金融危机与全球性疫情对航空业的冲击,均体现了对经营盈利能力和现金流的极端冲击。2013年的高点可能包含非经常性收益的影响,后续回落指向盈利质量需要结合非经常性项进行区分。2015-2019的持续盈利区间表明在宏观周期向好与成本控制改善背景下,盈利能力得到改善并趋于稳定。疫情后期的恢复尚需观察以判断盈利结构的可持续性。
- 总体洞察与后续关注点
- 数据揭示的核心是对经营周期的敏感性与对冲击事件的脆弱性。盈利质量在2015-2019阶段可能较高,但需谨慎区分一次性收益对2013年的影响。分红政策与股东回报在高盈利期逐步上升,但在利润与现金流波动显著时快速收缩甚至暂停,显示现金管理与资本配置的保守性。未来关注点包括:疫情后盈利可持续性、现金流覆盖率、一次性或非经常性项目的分离、以及分红政策的恢复路径。